城市总体规划在一定年限内城市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其任务是,以国民经济计划和区域规划为依据,按照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因地制宜地拟定城市发展的性质、规模及建设标准,使城市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城市总体规划见“地理”中的“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city master plan城市空间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内容一般包括: ❶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❷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 ❸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 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 ❺各项专业规划。 ❻近期建设规划。由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组成。规划图纸一般有: ❶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 ❷城市现状图。 ❸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❹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❺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❻城市总体规划图(含土地利用和各项主要系统)。 ❼郊区规划图。 ❽绿地系统和河湖水系规划图。 ❾道路交通规划图,包括对外交通、道路系统、城市客、货运输。 ❿各项市政和公共工程系统规划图,包括防洪、给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等。 ⓫环境卫生设施和环境保护规划图。 ⓬园林绿化、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规划图。 ⓭城市防灾、人防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图。 ⓮近期建设规划图等。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要作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但同时应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 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划定城市规划区的范围。(2)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的发展规模,包括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市中心和区中心的位置、建筑空间布局、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等。(3)布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包括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和位置,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和主要交叉口形式,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容量等。(4)综合协调并确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包括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消防和环卫等设施的目标和布局。(5)制定河湖流域规划,包括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等。(6)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7)规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的措施。(8)安排人防建设、抗震防灾的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9)提出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等的办法,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的范围,拟订保护措施。(10)明确旧区改建的范围、要求、方法和步骤。(11)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副食品基地、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等。(12)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措施提出建议。(13)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如产业布局规划等。(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 城市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在一定年限内各项建设的综合平衡、合理安排的规划方案。用作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参]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其内容包括: (1) 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规划期内的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 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 (4) 编制专项规划,包括道路系统和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人防建设和防灾系统规划,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保护规划,旧区改建和用地调整规划,郊区规划; (5)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6)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分区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定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发展布局的城市规划。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❶城市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 (自治县、旗)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❷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并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❸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❹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❺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❻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❼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❽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❾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❿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 ☚ 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经济 城市生态经济规划 ☛ 00001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