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现实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现实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 它由一群参加过反法西斯斗争的进步文艺家组成,以争取社会进步、民主、平等为思想旗帜,以忠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为艺术纲领。它最早出现于电影创作(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此后持续十多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学创作描写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和反抗德国纳粹侵略的英勇斗争,暴露意大利南方的贫困、落后反映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新的人物——游击战士、暴动者等,生活气息浓郁。五十年代,面对的是贫穷、饥饿、失业、社会不平的现实,作家们把笔锋转向描写普通人平凡、辛酸的生活,暴露社会的阴暗面,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出现新的矛盾的形势下,作家队伍出现分化,许多作品注入作家失望苦闷情绪,有的在揭露社会丑恶的同时,渲染人的下意识、本能行为。到50年代末,新现实主义趋于消失。总体上看,新现实主义作家追求艺术的真实性,重视对平凡生活的描写和人物、情节、环境的创造,并著力于批判资本主义,表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精神,使意大利文学回到现实主义道路上来,所以称为新现实主义。但它并没有站在时代的思想高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软弱无力,笔下同情的小人物也多为消极的受难者,作品常常流露低沉消极的情调。代表作家和作品:维加诺《安妮丝之死》、卡尔洛、莱维《基督停留在埃博利》、帕伦博《税务吏》、卡索拉《战后的婚礼》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