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理学 ❶ 抗日战争时期冯友兰提出的哲学理论。 承袭宋儒朱熹“理在事先”“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命题,将世界分为现实的世界(实际)和“理世界”(真际),前者指“有事实底存在者”,后者指“凡可称为有者”。认为“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理”是超时空的,是实际事物的主宰和创造者,它借助于无性、无名、无可言说的“气”转变为实际。主张“哲学只对于真际有所肯定,而不特别对于实际有所肯定。”并引用西方新实在论观点改铸传统的理学,强调用逻辑分析法来分析哲学概念,进行“纯思”。认为人生观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进入“天地境界”才可与“大全”合而为一,消除我与非我界限,于是“万物皆备于我”。 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与忠恕道德在任何社会、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新理学糅合了西方新实在论以标张程朱理学,受到当时进步学人的批评。 共十章。与以后出版的《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知言》《新原道》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或“贞元六书”,构成“新理学”的哲学体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