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服务业。它是由政府倡导、资助,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便民服务业。社区服务由社区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等项组成,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1987年民政部倡导这项事业以来,安徽省城市社区服务发展很快。1989年在省辖9市的17个城区进行试点。重点抓了马鞍山、蚌埠、六安三市。目前,全省大中城市社区服务已初具规模。截止1992年底,全省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已达8106个,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发展社区服务实体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社区服务体系。
安徽城市社区服务有六大服务系列:
老人服务系列 包括老人公寓、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大学、老年人婚姻介绍所、老年人医疗服务、老年人商品专柜等。
残疾人服务系列 包括残疾人福利工厂、福利商店、残疾人康复站、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残疾人婚姻介绍所。
拥军优属服务系列 包括送温暖小组、军人家庭服务站、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等。
婚丧服务系列 包括婚丧服务站、婚姻咨询站、新婚学校等。
少儿服务系列 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残疾儿童寄托所、弱智儿童启智班、聋儿语训班、学龄儿童午餐室、校外辅导站等。
便民利民服务系列 包括保姆介绍所、家务劳动介绍所、搬家公司、保安公司、各种饮食、修理服务网点、以及楼群管理与服务、双向服务和自愿者服务队伍等。
安徽省各级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城市社区服务事业,并已将它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试点的省辖9个城市17个街道7个居委会,都相继成立了社区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蚌埠市纬四街道、芜湖市北京路街道、马鞍山金家庄街道、铜陵市铜官山区长江路街道、合肥市西市区西园新村街道等一批街道初步实现了一厂(福利厂)、一院(福利院)、两所(残儿寄托所、婚姻介绍所)、三站(老人活动站、精神病人工疗站、家庭劳动服务站)的服务、福利设施网络化,成为社区服务的可靠阵地。特别是马鞍山雨山区政府从长远着想,从实际出发,制定了1991—2000年社区服务十年发展规划。全省各地还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保证社区服务的资金,目前已有80个街道建立了社区服务发展基金。
1992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个部委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进一步阐述了发展社区服务业对于发展第三产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随着这一《意见》的贯彻落实,必将进一步推动安徽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