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元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元衡 武元衡武元衡 (758—815) 字伯苍,河南缑氏 (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人。建中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年)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813年)复为宰相。元和十年 (815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有诗名,喜交僧徒。 ☚ 过宣上人湖上兰若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缑氏(今河南洛阳东南)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迁监察御史。又历华原令、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职。宪宗元和二年(807)正月,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同年十月,充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召还,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元和十年,因力主用兵削藩,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遣刺客杀害。追赠司徒,谥忠愍。“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之管弦”(《旧唐书》本传)。张为《诗人主客图》推其为瑰奇美丽主。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称“武元衡、令狐楚皆以将相之重,声盖一时,其诗宏阔毅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翁方纲目其为“中唐之刘越石(琨)”(《石洲诗话》卷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武元衡集》十卷。《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逸》补诗一首,《全唐诗续补遗》补断句二联,《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旧唐书》卷一五八、《新唐书》卷一五二有传。事又见《唐诗纪事》卷三三、《唐才子传》卷四等。 ☚ 马逢 窦群 ☛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人。唐代政治家、诗人。德宗建中四年进士,曾任华原县令,累迁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顺宗时,因与王叔文不和,改任太子右庶子。宪宗即位,复为御史中丞。元和二年任宰相,后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又召还,复为相。元和十年被主张分裂的藩镇节度使派人杀害。谥忠愍。原有集十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武元衡 元衡工五言诗,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 元衡诗虽时见雕镌,不动机构,要非高斫之所深忌。每好事者传之,被于丝竹。……议者谓工诗而宦达者唯高运,达宦而诗工者唯元衡。 伯苍词锋艳发,如青萍出匣,所向辄利; 意度鲜华,如芳兰独秀,采思绵绵。五言长调,当时竟称绝艺。其在元和诸子,自权相而下,丰美孤高,此当独步。 武相宦达后工诗,虽致理未绵,时复露鲜华之度。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举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复为宰相。次年与裴度用兵淮西,讨伐吴元济,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元和十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所遣刺客刺死。《全唐诗》存诗二卷。 武元衡758-815wǔ yuán héng《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苋(1)。人名。唐官史,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以进士官至宰相,及兵以削弱落镇割据势力,后被刺死。 武元衡758~815Wu Yuanheng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The Road Is Hard,Seeing Cui Panguan to Taiyuan,Writing at Jialing Post,etc. 武元衡758—815唐代大臣。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缑氏)人。进士及第。德宗时官至御史中丞。秉公无私,颇有声誉。元和二年(807),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抑藩镇,同年任使相入蜀理政。元和八年还京,复任宰相。后为淄青(今山东益都) 节度使李师道遣人所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