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关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关镇

城关镇

是镇宁自治县县委、政府所在地,位于珠江水系北盘江上游,贵黄、滇黔公路纵贯南北,镇坝、镇丁公路横跨东西,是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于一体的中城镇,是人流、物流、商流的中转站,距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仅10于公里。城关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夏分明,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享有“瀑乡”之美誉。全镇幅员面积119平方公里,下设三个办事处,共辖48个行政村,234个村民小组;9个居委会,6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5万于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36.2%,是一个汉、布依、苗、回等多民族和睦聚居的多民族镇;全镇耕地29188亩,其中田18039亩,地11149亩。
改革开放以来,城关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力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以酿酒、造纸、打砖、养殖、采矿、深加工等行业为支柱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其中典型的外资企业有黄果树造纸厂、力枫铁厂、机砖厂等,年利润均在100万元以上。在几条公路沿线,建有以葡萄、草莓、脱毒马铃薯、荸荠、生姜、水果、反季节蔬菜为主特色农业产业,并向周边辐射。并于2001年在南片区水井村建立高科技示范园。以餐饮、娱乐、旅游、通讯为主的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民族产品布依蜡染、民间小吃更是享誉海内外。
自20世纪后期跨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连续保持以15%的速度稳步增长。2001年,全镇工业产值达4.9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58.7吨,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927元。城关镇同时加快了建设步伐,在拓宽黄果树南北大街的同时,改造了老城的街道,硬化了起风街、水溏街、玉京路、人字路等大街小巷的路面,并修建与黄果树南北大街相交的东西大街。全镇农村基本实现“三通”(通电、通路、通水),有限电视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华名镇500之列。

☚ 铜仁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镇) ☛
城关镇

城关镇chenɡɡuɑnzhen

❶乾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为关中历史重镇。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为奉天县治城;乾宁二年(895),为乾州州治。明、清时设在城里,民国时设在城镇。1984年改为城关镇,1998年又将长留乡、乾陵乡并入。镇政府驻县城西大街。面积70平方公里,有8个社区居委会、46个行政村,人口9.21万(其中农业人口5.02万),耕地6.19万亩。有各类工业企业320个,餐饮娱乐业经营者220个,旅游服务业经营者138个,服装、化纤布、机械加工、运输经营户3060个。三眼桥综合批发市场曾蜚声全国。栽植果树7346亩,建蔬菜大棚50个,奶牛养殖小区6个,奶牛和小尾寒羊存栏分别为6000头和800只。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13.16亿元,财政收入191万元,人均纯收入2038元。1998年获陕西省文明镇称号。唐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在镇区北部。
❷礼泉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古为仲桥城。明洪武二年(1369)始为礼泉县治。1938年设镇,1984年复设,2001年又将裴寨乡并入。镇政府驻县城北街。面积52.5平方公里,有17条街巷、30个行政村,人口3.66万,耕地2.33万亩。有石油仪器、柴油机、奶粉、面粉、食品、木材加工、制药等企业。引进的汇源果汁厂、通达果汁厂在此。红星软香酥为名牌产品。盛产苹果、酥梨,发展超大晚黑李1150亩、樱桃233亩、黄金梨1150亩、雪枣30亩、葡萄50亩。养殖鸵鸟400只、小尾寒羊1000只、布尔山羊500只、齐卡肉兔500只,有养鱼网箱21个、种蝎养殖基地1个、食用仙人掌栽培基地1个。312国道过此。清末陕西维新派代表人物宋伯鲁故里在西街,革命烈士王授金故里在北街。
❸三原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地处清峪河两岸,西与泾阳县接壤。北宋置龙桥镇。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始为三原县治。1946年,分县城以北置龙桥镇、以南置池阳镇。1983年设城关镇,2001年将新庄乡并入。面积46.14平方公里,有南郊、南大街、北城、北大街、水津、车站、东关、丰原8个社区居委会,40个行政村,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3.65万),耕地4.01万亩。乡镇企业发展到3400户,东亚、秦原等公司有一定规模;以秦桐木器厂为首的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东亚综合市场、南关综合批发市场、三原化纤市场。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养殖畜、禽。陕西汽车标准件厂、陕西省医疗仪器厂、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机械大修厂在此。特产蓼花糖。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5.02亿元,财政收入477万元,人均纯收入2555元。咸铜铁路过此。有明代龙桥遗址、城隍庙古建群。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故居在河道巷。
❹彬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西与长武县接壤。自三国魏始,为历代州、郡、县治城。1934年设民乐镇,取民众康乐之意。1984年改设城关镇,2002年1月又将水帘乡并入。面积89.4平方公里,有4个社区居委会、40个行政村,人口5.3万,耕地3.36万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柿子等,盛产彬州梨、大晋枣。宋开元寺塔在西街。
❺旬邑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始为三水县治,1913年改为栒邑县治。1984年设城关镇,2001年12月又将第界乡并入。面积178平方公里,有24个行政村,人口1.28万,耕地2.69万亩。有飞云洞、琅天洞石窟群,宋瓷窑遗址,泰塔,古象化石馆,旬邑革命暴动纪念馆。
❻淳化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这里古名梨园寨,王褒《云阳宫记》:“梨园寨,车箱坂下有梨园,汉武帝所筑。”唐乾宁二年(895)李克用攻王行瑜于梨园寨,即此处。宋初设梨园镇;淳化四年(993)始为淳化县治。1984年设城关镇,2002年又将南村乡并入。镇政府驻县城北关。面积89.4平方公里,有枣坪、城关2个社区居委会、30个行政村,人口1.33万,耕地4.8万亩。种植苹果、小麦、玉米、油菜、洋芋、荞麦以及豆类作物。造林4.26万亩,其中用材林1.47万亩、经济林2.78万亩(苹果1.14万亩)。建有辛店水库、营盘水库,辐射井14眼,抽水站6处。镇区内有各类企事业单位142个。

☚ 城关社区   城关镇社区 ☛
城关镇

城关镇

武山县辖镇。位于县城中心,陇海铁路和 316 国道贯穿全境,各种等级公路连接全县15 个乡镇及四周邻县。总面积 115.5 平方公里。1949 年,设城关镇。1958 年为超英公社城关管理区。1962 年为城关区城关公社。1965 年,撤区并社,复为城关镇。2003 年 12 月,撤销东顺乡,将其26 个行政村全部划归城关镇管辖;撤销龙泉乡,将其坪塬村划归城关镇管辖。2010 年,下辖 4 个社区,38 个行政村,87 个自 然村,15853 户,60587人。农业生产总值 33608 万元,粮食总产 量1131.58 万公斤,人均纯收入 3211 元。境内山区主种小麦,川区主种大棚蔬菜,城南山沟红峪水种植的白菜以个大、层多、肉嫩、味美而闻名。境内有 4座横跨渭河的大桥及人行桥连接南北,集教育、住宅、物流、文体、行政办公为一体的渭北新区、火车站等新区的建成使城关镇成为武山最大的商贸、旅游、服务、物流中心。下辖东关、南关、西关、渭北4 个社区,陈门、家坡、刘湾、腰庄、老庄、韦庄、君山、东关、红沟、上街、南关、西关、侯山、史庄、下街、奎阁、清池、下庄、邓堡、康瓦坪、周岭、韩川、杜塄、杨坪、上沟、南峪、何沟、磨儿、西岔、雷口、北山、坡儿、令川、黄山、黑沟、花坪、雷山、坪塬 38 个行政村。

☚ 政协武山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东关村 ☛

城关镇

位于武清县境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邻白古屯乡、泗村店乡,南接东马圈乡,西界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与大王古乡毗连。辖30个居民委员会,含1个建制镇武清城关及东张营、大桃园等27个自然村。面积约56平方公里。7584户,26424人。因驻地武清城关,故名。1952年1月调整区划属第九区。1957年撤区并乡,建武清城关乡。1958年建城关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6月划出27个村和一个自然镇武清城关建武清城关公社。1983年7月建武清城关乡。1988年置镇至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