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水电
甘肃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水电站,是民国时期由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倡议,在天水城西王家磨引耤河水修建的王家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80千瓦,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动工,三十四年(1945年)建成(该电站已于1968年报废)。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的小水电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经40多年建设,截止1995年底统计,全省已建成小型水电站440座,总装机容量达22.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7亿千瓦时。这些小水电站主要分布在陇南、甘南、临夏、酒泉等地(州)和张掖、永昌、武威等县 (市);在全省85个县(市) 中,有65个县 (市)建有小水电站,其中23个县(市)主要由小水电站供电。小水电和大电网相结合,已使全省100%的县(市),91%的乡镇,76%的村庄和65%的农户用上了电,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