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田仕者所受田。《周禮·地官·載師》:“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 鄭玄注:“《士相見禮》曰:宅者,在邦則曰市井之臣,在野則曰草茅之臣。士讀爲仕,仕者亦受田,所謂圭田也。《孟子》 曰:自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孟子·滕文公上》: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鄭玄注: “仕者亦受田,所謂圭田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采俸封畿部 > 采俸 > 圭田 圭田 guītián 天子賜給卿、大夫、士等作爲祭祀祖先宗廟之田地,後成爲衡量諸侯德行是否高潔之重要標準。盛行於先秦。《禮記·王制》:“林麓山澤以時入而不禁,夫圭田無徵。”孔穎達疏:“圭,潔也。士以潔白而陲,則與以圭田,使供祭祀;若以不潔白而黜,則收其田,故士無田不祭。有田以表其潔,無田以罰其不潔也。”《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趙歧注:“古者,卿以下至於士皆受圭田五十畝,所以供祭祀也。圭,潔也……時無圭田、餘夫,孟子欲令復古,所以重祭祀利國之道也。”唐·劉禹錫《汴州刺史廳壁記》:“我食止圭田,吾用止公人,凡它給過制傷廉浼潔者,悉罷之。”宋·周暉《清波别志》卷一:“圭田,養廉也。凡在職,皆當以廉責之。”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士田 > 圭田 圭田 guīti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