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圬者王承福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圬者王承福传唐韩愈著。通过为圬者(瓦匠)作传,发挥人生应自食其力、心安无愧,勿患得患失、贪禄恣欲的职业道德思想。文中讲,圬者王承福本有官勋,身致富贵不难。但他自度无能,弃官而业圬。“圬之为技,贱且劳也”,但他“业之,其色皆自得者”。他认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但都应各尽其职,不能“食焉而怠其事”,操馒之业易学可勉力而为,又诚有功于人,所以“虽劳无愧,吾心安焉”。与此相反,一些富贵之家,很快衰落下来,有的还身遭刑戮,他们都是“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圬者王承福还讲,“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韩愈认为他是“独善其身”,“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但又认为“其贤于世之患不得者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亦远矣”。 圬者王承福传 《圬者王承福传》唐韩愈撰。“圬(wu)者”:圬,涂抹、粉刷墙壁。圬者,即俗称的“泥水匠”。这篇传记,记述王承福当了十三年兵,立下功勋,却放弃做官回到长安,凭着手艺勤恳做工养活了自己。作者赞扬王承福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勤于自己适宜的职业的人生态度,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无才无能、患得患失、追求富贵又“食焉而怠其事”的人,表达自己对富贵者不劳而获、无功而坐享安乐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抨击,规劝人们要度才量力、勤于本业。韩愈为一个在当时被视为卑贱的手工劳动者立传,并认为他“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贤于“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是难能可贵的。但文中宣扬“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却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文章突破传记体文传统的、固定的格局和内容,着重记叙传主的言论,借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在记叙传主言论时,多用对比手法揭示两种人生态度,夹叙夹议,衔接自然;又多用平易流畅的口语,句读或长或短,舒展自如。结尾处又对王承福其人、其事、其言加以评赞,把全文主旨表达得十分圆满。 ☚ 《杂说(四)》 答李翊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