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而修建的水利工程。建国以来,新疆每年都采用国家投资、自治区配套和群众自筹三结合的办法修建一批水利工程,解决一部分人畜饮水的困难。以2001年为例,全区在这方面的投资总额为1523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200万元,自治区配套4346万元,群众自筹3687万元。到2001年底,已累计解决了899.85万人和299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人畜饮水工程
甘肃人畜饮水困难地区主要分布在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区、陇南半山干旱区、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北麓冲积扇及河流下游苦咸水地区。根据1984年水利电力部颁布的《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中提出的人畜饮水困难的标准是:“出村单程2~4华里以上,或至取水点垂直高度100米以上的缺水村庄”。甘肃截止1990年统计,全省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有827.5万人(其中常年缺水的人口为380.3万人,季节性缺水的208.5万人)和568.8万头畜。截止1995年,全省累计共建成各类人畜饮水工程70.41万项,其中水窖有66.67万眼,涝池1.34万个,蓄水池4 600座,机电井2 105眼,提水工程1 309处,引水管道2 908处、1.08万公里,其它工程1.28万项处,共解决575. 1万人和626.4万处的饮水困难,分别占需解决数的69.5%和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