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圣时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圣时门 圣时门孔庙的首重大门。门名取孟子称颂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语义。位于“至圣庙”石坊之北。门五间,砖砌,中间发券为圆洞门。上部额枋斗栱则为木质。明代重修此门之前,门作三间,弘治十七年 (1504年) 将此门新添两间,且 “退后二丈,两旁各添八字墙”(《阙里志》)。据此可知,弘治以前的孔庙大门,乃在今“至圣庙”石坊地位,规模也较小,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正式钦定孔庙大门名为“圣时”。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按旧式重修过圣时门。现存圣时门单檐歇山造,前檐列石柱。据专家推测,斗栱为明初之物,门洞及墙壁则系清建。门前石阶御道石刻,龙头角光洁,云形简单,疑为元明之遗构。 ☚ 曲阜孔庙棂星门 大中门 ☛ 圣时门 圣时门孔庙第二进院门,孔庙正门,明永乐十三年(1415)建。原为三间,明弘治十三年(1500)扩建为五间。原名宣圣门,清雍正八年(1730)皇帝命名为“圣时门”,取《孟子·万章下》所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并解释为:“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仕而仕,孔子也。”门建于高约1米石台阶上,歇山顶,三券拱门,形同古堡。拱门两旁耳室各一,门前后台阶各七级,浮龙陛石一方,雕刻精美,云水烘托双龙戏珠,造型生动,为明代建筑石刻精品。院内玉带河贯穿东西,夹岸透雕石柱,中通三桥,名壁水桥,院内东出为“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西出为仰高门,取《论语·子罕》颜回赞美孔子“仰之弥高”意。 ☚ 棂星门 汉石人 ☛ 圣时门 圣时门曲阜孔庙第二道门。门名取孟子称颂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语义。门为明代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飞檐斗拱,绿琉璃瓦覆顶,下筑三券拱门洞,旁有两间耳室,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龙陛。院内玉带河东西贯穿,河水碧波涣涣,荷叶田田,夹岸有玲珑的透雕莲柱石栏,中通三桥,名壁水桥,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水“壅绕如壁”,桥因而得名,桥上石栏杆为弘治十二年添加。院内东出为快睹门,寓先睹为快之意;西出为仰高门,取《论语》“仰之弥高”之义。二门各三间,明弘治十二年增修。 ☚ 圣寿院 圣迹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