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唐代宫廷乐舞中的一种“字舞”。表演时,一百四十人头戴金铜冠,身穿五色画衣,通过舞蹈队形的变换,呈现“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祚弥昌”十六字。唐玄宗开元时,亦演出《圣寿乐》,运用舞者服装色彩的变化组字。唐崔令钦《教坊记》载,舞者“衣襟各绣一大窠(团状花纹),皆随其衣本色,制纯缦衫(无花纹丝质衣),下才及带,若短汗衫者以笼之,所以藏绣窠边。舞人初出,乐次,皆是缦衣舞。至第二叠,相聚场中,即于众中从领上抽去笼衫,各纳怀中。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
唐代歌舞。《旧唐书·音乐志》:“《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 字。”乐器用大鼓,杂以龟兹乐器。属立部伎。
见20021 “唐代乐舞”条。
唐朝宫廷乐舞名。为立部伎之一。参见 《安舞》条。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