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熙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韩熙载902—970五代时南唐官吏、文学家。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字叔言,后唐同光进士。同光末,青州军乱,其父韩光嗣被推为留后。李嗣源即位,光嗣被杀,他逃往南唐。李景继位,任太常博士,擢知制诰。因性懒散,不久罢官。周世宗攻淮南期间,南唐国用不足,他请铸钱。李煜嗣位,铸钱之议得以实行,加兵部尚书、充铸钱使。他善作文,求其为铭、志、碑文者不绝,多有酬劳;加之累获赏赐,钱财甚多,遂蓄伎妾四十余人,开门馆以招宾客。五代画家顾闳中绘《韩熙载夜宴图》,真实地描绘了他和宾客舞伎们听琴、观舞、休息、调笑等纵情声色的场景。以此之故,一度被贬为右庶子,不久即迁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他才气俊逸,性高简,无所卑屈,江左号为“韩夫子”。著有《拟议集》、《定居集》,已佚。 韩熙载 韩熙载902或911—970五代书画家。字叔言。北海(今山东益都)人。二十岁中进士,南唐后主时迁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赠左仆射平章事,谥文靖。擅长书画,名重当时。江东士人道释多载金帛,以求书写铭志碑记。才气俊逸,机用周敏,高谈阔论,听者忘倦,江左号为韩夫子。 ☚ 李夫人 陆晃 ☛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五代十国南唐文学家。与宋初古文家徐铉并称“韩徐”。后唐同光中进士。因其父被唐明宗所杀,遂逃奔南唐。烈祖时为秘书郎。元宗即位,升任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权知制诰。后因上疏请诛陈觉,贬和州司马,复召为中书舍人。李煜颇重其才,屡欲擢为宰相,以其生活放浪而止。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卒谥文靖。著有《格言》五卷、《拟议集》十五卷、《定居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五首。 韩熙载 韩熙载902—970五代时学者。字叔言。北海(今潍坊)人。后唐同光(923—926)举进士。善为文,工书画,名闻京洛。父光嗣,为李嗣源所杀,熙载因亡归南唐,署秘书郎,继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数言朝事,无所回隐。权知制诰。书命典雅,与徐铉齐名,时称“韩徐”。江东士人都以金帛求他写铭志碑记。李煜时,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著有《格言》5卷,《皇极要览》《拟议集》《定居集》。 ☚ 韩梦周 彭蒙 ☛ 韩熙载 韩熙载公元902—970五代南唐书画家。字叔言,北海(今青州)人。弱冠擢进士。后主时,光政殿学士,赠左仆射平章事,谥文靖。才高气逸,善谈论,听者忘倦。工书画,书法宗杨凝,分书及画名重学时,见者以为神仙中人。江左号为“韩夫子”。卒年69。传世书迹有《灵洞观记》碑。所著有《格言后述》、《拟议集》、《定居集》。《宋史》有传。 ☚ 韩秀岐 韩振铎 ☛ 韩熙载902~970Han Xizaiman of letters of the Five Dynasties 韩熙载902—970五代十国时南唐官吏。字叔言,潍州北海(治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同光进士。其父李光嗣,任平卢军节度副使,被后唐明宗所杀,熙载逃奔江南。李昪(南唐政权建立者)即位,授为秘书郎。李璟继位,迁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书舍人。李煜即位,擢兵部尚书,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熙载善为文,著《定居集》、《拟议集》,今佚。 韩熙载902—970五代时学者。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同光进士。父光嗣,为李嗣源所杀,他因亡归南唐,署秘书郎,继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数言朝事,无所回隐。李煜时,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他好蓄姬妾,多至四十余人。他工书画,与徐铉齐名,时称“韩徐”。江东士人都以金帛求他写铭志碑记。著有《拟议集》、《定居集》,今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