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柔性路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或其他沥青路面。史载,印度河流域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人类始用沥青筑路。公元600年,巴比伦铺筑1条沥青路面,后失传。1712年瑞士人发现岩沥青。1833年英国人始用炼沥青铺路。1850年法国、伦敦、华盛顿、纽约采用沥青铺路。1900年有记录可查,纽约铺筑2.5万m2路面。1901年美国道路协会首次提出路面计算公式,尔后40年里提出各式各样公式,至1940年均称为古典理论公式。1911年历史进入汽车交通时代,促进路面研究。1920年提出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1929年美国公路局提出土壤分类,开创土与粒料承载比(CBR)相对强度试验法。1930年生产出沥青摊铺机。1934年用于铺筑高速公路,从此成为主要高级路面类型。1933年10月,中国南京附近的京杭公路上利用进口沥青铺筑路面。1940年9月~1941年5月,在滇缅公路上,修筑沥青双层表面处治路面14.6km。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进行柔性路面研究。1964年提出柔性路面设计参数。1966年颁布《公路路面设计规范》。1972年提出中国的自然区划。1978年对柔性路面进行科研会战。1983年颁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984~1985年,引进英国路面管理系统(BSM),形成自己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交通部二等奖。1986年颁布《柔性路面设计规范》。198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林绣贤编著《柔性路面设计方法》专著。1997年颁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柔性路面用沥青、砂土等较柔韧材料筑成的较柔韧而具有一定塑性的路面。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明显变形。 柔性路面 柔性路面flexible pavement由粘塑性材料(如沥青或粒料等混合料)所组成的层状路面结构。特点是材料的抗弯拉强度较低,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弯沉变形,土基承受应力较大。土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以及结构的荷载扩散性能对路面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宜于分期修建提高,造价较低,应用较为普遍。 ☚ 公路路面 刚性路面 ☛ 柔性路面 柔性路面抗弯强度小,主要依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抵抗行车荷载作用,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弯沉变形的路面。例如,由沥青、粒料混合料等塑性材料组成的层状路面结构。其承载能力取决于整个层状体系的荷载扩散特性,受土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路基、路面等因素。 ☚ 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