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司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司制

土司制

元、明、清各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用世袭官职来笼络当地民族首领、达到统治当地人民目的的一种制度。元以前,各封建王朝曾采取封赠边疆各族首领官爵,以利用这些上层人物达到以蛮治蛮的目的。元朝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等官职授予各族首领。此外,还在下面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土官。明朝沿袭元制,以宣慰使、宜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隶吏部,更完善了土司制度。土官皆世袭,给予符印,并确定了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制度。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规定的义务外,在辖区内仍保留传统的统治组织与权力。明清两代曾在部分地区废除土司、土官,改由中央委任的流官(有任期,可由中央随时撤换)进行统治,史称“改土归流”。国民党统治时期,部分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解放后彻底废除。

☚ 八旗制度   世官与恩荫 ☛
000011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