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圉Yǔ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左传》有楚大夫圉公赐,以邑为氏。”《姓氏词典》称:“圉,春秋郑,后属魏,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南五十里。”
❷《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礼·夏官》圉师,养马者,后以官为氏。”

圉yǔ

❶養馬。蔡邕《釋誨》:“非子享土於善圉。”
❷圈養。張衡《東京賦》:“圉林氏之騶虞,擾澤馬與騰黄。”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玉篇》:“圉,养马也。”《左传·哀公十四年》: “孟孺子洩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注:“圉,畜养也。”
1.通“圄” yu
[例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虚囹圉而免刑戮。”囹圉,牢狱。圉通“圄”。
[例二] 《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势,故有圉空之隆。”注:“囹圄空虚也。”圉,《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作“圄”。圉通“圄”。
圉,疑母、鱼部;圄,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禦” yu
[例一] 《通训定声》:“圉,假借为御。”《诗·大雅·桑柔》:“多我觏𤸅,孔棘我圉。”笺:“圉,当作御。”圉,抵御。圉通“御”。
[例二] 《管子·小匡》:“故杀无道,定周室,天下莫之能圉。”圉,抵御。圉通“御”。
圉,疑母、鱼部;御,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敔” yu
[例一] 《诗·周颂·有瞽》:“应田悬鼓,鞉磬柷圉。”柷圉,柷敔,乐器名。圉通“敔”。
[例二] 《子华子·虎会问》:“钟鼓柷圉,日以耺考而和声不闻。”柷圉,柷
圉,疑母、鱼部;敔,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圈
  • 下一篇:圌

圉yǔ

边境,边陲。《大雅·桑柔》四章:“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毛 《传》: “圉,垂也。”郑《笺》:“痻,病也。圉,当作御。”孔《疏》: “言遇贫困之病多也,甚急矣。我之在于边垂已守边之劳甚也。”《尔雅·释诂》孙炎曰: “圉,国之四垂也。”朱熹《集传》: “圉,边也,或曰御也。”《大雅·召旻》一章:“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郑《笺》: “病国中以饥馑,令民尽流移荒虚也,国中至边竟以此故尽空虚。”

☚ 逷   "> ☛

圉yǔ


古代一种木制乐器,形状如伏虎。《周颂·有瞽》一章:“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毛《传》: “应,小鞞也。田,大鼓也。‘县鼓’,周鼓也。鞉,鞉鼓也;柷,木椌也。圉,楬也。”孔《疏》:“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尺。此等形状盖依汉之大予乐而知之。圉、敔古今字也。”朱熹《集传》:“圉,亦作敔。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刻以木,长尺,栎之以止乐者也。”栎,lì,击器奏乐。
☚ 崇牙   铚 ☛

读音·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鱼巨切,上,语韵。
❶养马的地方。
❷[圉人]掌管养马的人。
❸牢狱。
❹边境。
❺古地名。
❻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鱼巨切,上,语韵。
❶抵挡。《墨子》:“冬以圉寒,夏以圉暑。”

上一条: 下一条:

圉yǔ

〈文〉
❶养马
 △ ~人(负责养马的人)。
❷养马的地方
 △ 圈(juàn)~。

❶养马的地方。也指养马的人:~人。
❷边疆:守~︱边~。

圉yǔ

养马的地方:圉人︱禁圉。

见〔强圉〕

圉yǔ

养马的地方。《周礼·夏官·叙官》有“圉师”,郑玄注:“养马曰圉。”《九叹·思古》:“燕公操于马圉。”王逸注:“养马曰圉。”

❶當作“禦”。《詩經·大雅·桑柔》:“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毛傳: “圉,垂也。” 鄭玄箋: “圉,當作禦。” 陸德明《經典釋文》: “圉,魚吕反。”
❷養馬曰圉。《周禮·夏官·司馬》: “圉師: 乘一人,徒二人,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 鄭玄注: “養馬曰圉。”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圉,魚吕反。” 《周禮·夏官·校人》: “乘馬一師四圉。”鄭玄注: “鄭司農云:養馬爲圉。” 陸德明 《經典釋文》:“圉,魚吕反。”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牢獄部 > 諸獄 > 圄 > 圉
圉  yǔ

同“圄”。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敔 > 圉
圉  yǔ

同“敔”。《子華子·虎會問》:“鐘鼓柷圉,日以耺考而和聲不聞。”《正字通·口部》:“圉,同,樂器。《虞書》、《周禮》皆從,《石經》誤作圉,舊注圉與同。”

圉yǔ

〖名词〗
一、边疆(1)。《郑庄公戒饬守臣》: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寡人派你住在这里,不只是为了许国,也是为了权且巩固我的边疆。
二、养马的奴隶(1)。《子产坏晋馆垣》:隶人、牧、圉,各瞻其事。——隶人、牧人、养马的奴隶,各司其事。
三、人名。即春秋时晋惠公的儿子姬圉,后来的晋怀公(1)。《阴饴甥对秦伯》:不惮征缮以立圉也。——[他们]不怕征税整治军队的困难而拥立太子圉为国君。
四、人名。即春秋时楚国大夫王孙圉(1)。《王孙圉论楚宝》: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我王孙圉听说国家的宝贝只有六种罢了。

圉yǔ

❶ 监狱。《淮南子·主术》:“喑者可使守~,而不可使言也。”(喑yīn:哑。)《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空之隆。”(吐捉:指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
❷ 养马。《左传·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泄将~马于成。”(成:地名。)也指养马的人。《左传·昭公七年》:“马有~,牛有牧。”
❸ 边境。《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也。”
❹ 通“御”。抵御。《墨子·节用上》:“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寒,夏以~暑。”又《公输》:“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有余。”

*yu

E0F6
❶〈文〉牢狱:小~。
❷养马;养马的人:~人(掌管养马的官名)/~牧(养牛马的人)。

畜圈

畜圈

圈(圈牢;牛~) 栏(牛~;猪~;存~;出~) 牢(亡羊补~)
养牲口的栏圈:阑牢
养家畜的圈:阑圈
养牲畜的竹、木栅栏:栈(羊~)
关牲畜之所:枥(枥厩)
关牲口的简陋房屋:厩(牛~) 牲口棚
饲养猪的房子:圂 溷(猪溷) 牢筴 牢借 猪牢 猪栏 猪圈 豚栅 豕牢
饲养马的房子:马厩 马房 马屋 马闲马圈 马坊
养马的简陋房屋:马棚 厩圉
马房或牲口的棚:闲(厩闲)
养马的栅栏:马栈 马栏 马栅
古代养马的地方:
官驿的养马场:顿圉
皇家养牲口的场所:闲厩
饲养牲畜的有蓬顶的圈:栅舍
养驴的栅屋:驴屋
养兽的房子:兽圈 豢牢
圈养禽兽的笼槛:栊(栊槛)
关兽畜的笼:
关兽畜的木笼:
养动物的园地:囿(鹿~)
古代对于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的称呼:苑(鹿~)

另见:饲养 家畜 建筑物

☚ 厨房   厕所 ☛

农民

农民

农(农人;农者;农畯;耕农;庄农;黎农) 甿(耕甿;田甿) 畯(田畯) 穑民 耕人 田人(种田人) 田者 谷人 萌人 重民 乡民 泥腿 野氓 畎亩 庄稼人农家子 田舍郎 泥脚杆
讽称乡下人:乡巴佬 田舍汉
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菜农
从事园艺的劳动者:园丁
种植园圃的人:圃(~老)
善于培植花木的人:花师
农村中专管饲养某些家畜的人:
养马人:圉(圉人;马圉)
养牛马的人:牧圉
专职养猪的人:猪倌
男性农民:农父 农夫 耕夫 宦夫 作夫 穑夫 田家 谷人 耕父 黎甿 穑人 穑夫 野父 田官 田公 庄稼汉 扶犁手
农人,庄稼汉:拔禾
草野之人,农夫:野夫
老年农民:田父 田叟 田翁 田更 老农 耕叟 田舍翁 田舍公 稼穑翁
个体农民:小农
乡下农民:乡农
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工
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佃农
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浮客
善于耕种或良田较多的农民:良农
不勤于耕作的农民:惰农
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劳动者:农奴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

另见:农业 农事

☚ 某种职业的人   牧人 ☛

饲养

饲养

饲(~猪;~蚕) 养(养育;养食;养饲;~蚕;刍养;蓄养) 育(~雏;~种;选~) 畜(畜置) 喂
饲养牲畜:豢(豢畜;豢养) 畜长 畜养牧畜 牧圉
 饲养马:圉 饲马 秣马
 饲养牛:饭牛 喂牛 养牛
饲养鱼类:种鱼 养鱼
禽、畜等在圈外饲养:放养
 放牧饲养:牧养
把家禽关在栅栏里养:圈养 轩除
 关在笼子里饲养:笼养 笼豢
饲养并珍爱:豢爱
牲畜在饲养中:存栏
(喂养动物:饲养)

另见:水 食物 饲料 喂养2 动物

☚ 饲养   喂食1 ☛

禁止

禁止

禁(禁戢;禁御;禁检;禁阻;禁塞;止禁) 御 圉 闭固 闭钳
表示禁止:不(不要;不可;不用;~消)毋(毋庸;毋须;毋需;~或) 弗(~去) 别(~说) 甭 莫(莫要;折~;遮~) 休(休休;~说;~言;~道) 无须
 做出禁止的表示:亮红灯
检查禁止:查禁
 巡查禁止:巡禁
 监察禁止:防察
查封禁止:封禁
阻拦禁止:阻禁 迾禁
限制禁止:限禁
废除禁止:破废
饬令禁止:饬禁
明令取消或禁止:取缔
多次禁止,仍未杜绝:屡禁不绝
多次禁止,仍未停止:屡禁不止
驱逐禁止:驱禁
彻底禁止:禁断 禁割 禁绝 止绝 阏密
 阻止禁绝:遏绝
严格禁止:严禁 肃遏
 庄重严禁:斋严
公开严厉禁止:悬为厉禁
(不许可:禁止)

另见:不同意 阻挡 阻止 阻拦 限制

☚ 禁止   禁止某事 ☛

边境

边境

边(边上;边戍;边垂;边陲;边邮;边幅;边表;边面;边封;边面;边圻;边隅;边徼;缘边) 陲(疆陲;偏陲) 方(方裔)圉(守~) 鄙(鄙疆) 滨 疆畔疆垂 疆境 疆徼 疆埸 疆圉 偏徼 障徼 傍境 末境 沂垠 郊圻 封界 封略
边地,边境:边乡
边境地带:边带
靠边境一带:沿边
边境地区:边邑 边都 边部 边落
国家的边境:国境 国门 穷门 郊境 邦域 疆域
国境之外:阃外
边境,国境:隅辟
北方边疆:燕陲
南方边境:蛮垂
遥远的边境:边徼
荒远的边境:穷徼
非常遥远的边境:极边
边境以内的全部地方:合境 阖界 阖境
(靠近国家边界的地区:边境)

另见:边地 边际 关口 界限

☚ 边地   远地 ☛

监狱

监狱

监(监牢;监房;监仓;监铺;樊监;牢监) 狱(狱轩;狱垣;狱户;狱牢;狱庭;狱豻;贯狱;威狱;大狱;法狱;岸狱;狴狱;犴狱) 牢(牢狱;牢房;牢户;牢扉;牢圄;牢坑;牢狴;牢犴;牢槛;囚牢;狴牢;铁牢) 禁(禁所) 圄(圄犴;囹圄;幽圄;狴圄;犴圄) 圉(囹圉) 囹(囹圉;圄囹) 槛 圜(圜门;圜土;圜狴;圜室;圜扉;圜墙) 埍 库栊 穽 狴(狴犴;狴牢;狴圄;犴狴) 铁窗 铁屋 法室 念室下处 圆扉 圆土 号房 夏台 严棘 棘土 动止 北扉 福堂 福舍 黄沙(黄沙狱) 铺厫 缧绁(身陷~) 贯城 高墙 号子粪土 犴户 犴庭 沮洳场 贯索城
监狱名:北寺
夏代监狱的别名:均台
古指乡亭牢狱:
请罪的住所,狱室:清室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蚕室
周代狱名:稽留
关押钦犯的监牢:诏狱 通天牢
关死囚的牢:死牢 重监
注水的监牢:水牢
地面下的牢狱:阱(阱室) 地牢
陷阱,地牢:阱陷
幽深的监狱:重犴 重狴
关重犯的、幽深的监狱:黑狱
监管森严、无法逃出的监狱:铁狱铜笼
阴森黑暗的牢房:黑牢
密闭森严的监牢:铁狱钢笼
监狱房舍:匣 狱室 狱舍 圜室

另见:犯人 犯罪 刑法 执法 关押 审理

☚ 执法场所   居住地 ☛

圉yǔ

鱼巨切,上语。
❶囹圄,牢狱。《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空之隆。”
❷养马的仆人。《左传·昭公七年》:“马有~,牛有牧。”
❸养马的地方。“牧圉”。
❹边境,边疆。《平滇雅三篇·岳湖逐寇》:“我疆大矣,我~溢矣。”
❺养马,喂马。张衡《东京赋》:“~林氏之驺虞,扰泽马与腾黄。”
❻通“御”。音yù。抵御。《庄子·缮性》:“其来不可~,其去不可止。”

周代养马的奴隶。参见 “牧”条。

☚ 台   牧 ☛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威德刚武曰圉。”郑樵《通志·谥略》把 “圉”列为上谥。

☚ 壮   魏 ☛

圉yǔ

❶阻止,阻挡。
❷养马,养马的地方。
❸通“敔”,一种古乐器名。
❹边疆。
❺囹圉,牢狱。

周代养马的奴隶。另《周礼·夏官》有“圉人”,为掌养马刍牧之事的基层官职,属下养马的奴隶也泛称圉人。参见“牧”。

☚ 台   私属徒 ☛

圉yǔ

 ❶ [书] (养马的地方) horse stable
❷ (姓氏) a surname: ~ 公阳 Yu Gongyang

(1)古代养马的奴隶。《左传》昭公七年记人有10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此外“马有圉,牛有牧。”杜预注:“养马曰圉,养牛曰牧。”学者或以为自皂至台是各级奴隶,马夫牛牧不列等,比台更贱。或以为圉、牧不属等级,而是两种职业或劳役,系官府或封君所自营的畜牧业中的劳动者,其身份即隶至台这些奴隶。另《周礼·夏官》有“圉人”,为掌养马刍牧之事的基层官职,属下养马的奴隶也泛称圉人。(2)战国魏地。《史记·楚世家》:“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在今河南杞县南。

古邑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圉镇。

监狱名。商代设置,见于甲骨卜辞。圉的分布,在内地与边塞地区均有,被囚禁者既有战争的俘虏,也有本族的奴隶。

圉,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前三字形是簡體, 从㚔 (niè)在□中會意。“□” 即古“圍”字。“㚔”字甲骨文作,隸變後作“幸”,是手械一類的刑具,類似今天的手銬,用以拘捕犯人。甲骨文“圉”字前三字形所从的 “㚔” 上作 “口” 形, 或是繁化, 或是區别符號, 不能確定, 但合體則應是表示罪人被關押在牢中, 以 “㚔”指代犯人。後三字形可視爲繁體,从執在□中會意,“執” 象人戴手銬,“執”在 “□” 中表示關押犯人或犯人關押之處,表意明確。“圉” 的本義是拘禁或拘禁犯人的地方。後世稱拘禁犯人的地方爲囹圄,文獻或稱 “圄”,“圄” 是 “圉” 的後起異體字。“圄” 是形聲字,“圉”是會意字。“圉” 在文獻中又用邊境、禁止等義。又指養馬或養馬的人,可能馬厩與囹圄形義相近的緣故。卜辭或用本義。銘文或表示剛强,當是假借義。提示: 從本字例可以看出,會意字與形聲字各有利弊: 會意字容易理解意義,易於目治。形聲字容易識别讀音,易於耳治。如想既便目治又便耳治,那就得再造個形聲兼會意的字。不過真要這樣做,就會增加字數,而且形體勢必複雜,真可謂 “此事古難全”。但從語言的角度看,形聲化則是代表了文字發展的基本方向。參見009.報字條、469.執字條。

253.趣談“圉”字

圉,初文像一個帶了鐐銬(幸)的辠(罪)人被關在牢(口)裏面。正好是“獄”本字。後來借爲管理養馬奴隸的小官,就是《西遊記》裏玉皇大帝封給孫悟空擔當的那個角色。返還字獄,兩犬之間的“言”又是“幸”的訛變,使人有點犯難。


甲骨文;甲骨文; 金文;篆yǔ

[囗(牢,意符)+ 幸(刑具,意符)→ 圉(《説文》:“圉,囹圉,所以拘辠人。從幸,從囗。一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圉,囚禁奴隸和罪犯的牢獄。“獄”本字。古代管理養馬奴隸的官〈圉人〉。借聲爲“禦”,引申爲阻止。)]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馬有圉,牛有牧。”(養馬的叫圉,養牛的叫牧。)

圉yǔ

11画 囗部 〈书〉
(1) 监狱。
(2) 养马的地方。

圉()


甲骨文合集5972,殷
(圉)。

甲骨文合集1066反,殷
(圉)一人。
按: 从執。

甲骨文合集6666,殷
貞旁方其(圉)乍戎。

甲骨文合集6057正,殷
(圉)六人。

甲骨文合集22333,殷
(圉)。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圉武王。

詛楚文,戰國
拘圉其叔父。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456,西漢
圉。

增訂漢印文字徵
張圉。

圉令趙君碑,東漢
遷圉令。

王誦妻元貴妃墓誌,北魏
父侍中太尉安豊圉王。

陽濟墓誌,唐
與李昌夔等闕捍牧圉。
《説文》: “圉,囹圄,所以拘罪人。从幸从囗。一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
从幸、囗,“囗”表示監獄,“幸”表示罪犯。甲骨文或从執,或增“口”、“攴”等。段玉裁注: 邊垂者,可守之地。養馬者,守視之事。疑皆“圉”字引申之義。

☚ 執   盩 ☛

(yǔ)

獄也。从㚔,从口。

隶yǔ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会一个囚徒双手被手梏锁住并被关在牢狱之意。金文字形省去犯人只留下刑具。隶书字形变后刑具之形讹作“幸”。
【释义】《说文》:“囹圄,所以拘罪人。”本义是牢狱。由拘系罪人引申为禁止、抵御。由牢狱引申为边境。古代马常圈养,与圉类似,故又引申指养马人,也指养马,例如[圉人],是《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称养马的人。后来,“圉”为引申义所专用,牢狱之义便由“圄”来表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 it is like a prisoner with the two hands locked. In Bronze Inscriptins it has been eliminated the prisoner and left the instrument.
【original meaning】 The prison.

*圉ngia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囹圉,所以拘辠人。从口、幸。一曰: 圉,垂也。一曰: 圉人,掌馬者。(十篇下)
拘禁犯人之牢獄。

☚ 穌   庶 ☛
000003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