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guoji shuxue aolinpike

简称IMO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是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国际性数学竞赛.
本世纪上半叶,许多国家相继组织了各类数学竞赛,到1950年左右,东欧几个国家的国内竞赛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竞赛系统,先是学校,继之在地区,然后在全国分阶段进行.
1956年由罗马尼亚的罗曼(Roman)教授倡议,首届IMO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的布拉索夫举行,有5个东欧国家及苏联派队参赛.以后IMO每年举行一次,约定在七月份进行,东道国经协商产生.除1980年因故中断外,至今已举办30届了,参赛的国家逐渐增多,1965年有10个队,1979年有23个队,1989年举办第30届IMO就有50个国家和地区291名选手参加.
这项活动推动了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促进了科学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增进了各国青年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材,为各国表现本民族的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因此IMO得到各国官方和民间的重视和支持.1980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成立了IMO分委员会,它专门帮助寻求IMO每年的组织者,许多有能力的国家都积极承担IMO的组织工作和经费.如1981年第一次在美洲由美国举办IMO,有27个队185名选手参加;1987年IMO常设委员会通过了在1990年由中国举办第31届IMO的决定,这是IMO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
IMO的参加者是应邀的,被邀请的国家可以派出六名学生组成代表队,有正、副领队各一人.参赛的学生必须是未满20周岁的中学生.竞赛采用笔试连续两天分两场进行,每场为4.5小时。每场考三个题目,每个参赛者必须单独做题,可用本国文字解题,试场只准带笔和制图工具,不准用计算器和数值表.在每场考试的前30分钟,允许考生对试题中不明确的地方书写在专用纸上,向主试委员会提问.主试委员会是由各国正领队组成的竞赛领导机构,它的职责是从各参赛国所提供的试题中选出六个题,并且确定评分准则、解答疑问、研究得奖名额的分配.最初所选试题都是各参赛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共有内容,近年来更多涉及整数论、组合论、一般几何学、不等式、多项式和函数等方面,而形成所谓代表一种特殊数学的“奥林匹克数学”.试题的难度不在于解决这些题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解题者对数学本质的洞察力及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数学的机智.
和体育奥林匹克不一样,IMO决不是找出“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而是试图鼓励更多的有才能的青年.因此,优胜奖的数目比较多.在评奖时,只根据分数段选出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三等奖(铜牌)的获得者,并不排出个人第一、第二的顺序.如果把IMO的历届成绩加以总计,得奖人数约占参加人数的50%,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例约为1:2:3.对于某个试题出现非常漂亮或在数学上有意义的解答,主试委员会也可以授予特别奖.
原则上IMO不是队间的比赛,所有参赛者独立解题,只考虑对个人的解答评奖.但是,因为各队参赛人数相同,不可避免地导致计算各队的总分而进行比较.前30届中,苏联有13次总分第一(第27届与美国并列),匈牙利有6次,罗马尼亚有4次,美国有3次,德国有3次,捷克和中国各有一次.
中国于1985年第26届IMO首次派两名高中学生参赛,获得一枚铜牌.1986年中国派出6名学生组成完整代表队参赛,获金牌三枚,银牌和铜牌各一枚,总分居第4位.1987年获金牌、银牌和铜牌各两枚,总分居第8位.1988年获金牌两枚,银牌4枚,总分居第2位.1989年获金牌4枚,银牌两枚,总分高居榜首.这是亚洲国家第一次获得IMO世界冠军.连续四年的成绩表明,中国在IMO已属强国之列.
IMO对于数学的发展及人材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以1965年为例,IMO的所有8名一等奖获得者,12名二等奖获得者中7人,17名三等奖获得者中8人都发表了数学论文.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被邀请作1小时报告者中至少有8个人是IMO的优胜者.在获得相当于诺贝尔奖的数学菲尔兹奖的学者之中,也有1人是IMO的优胜者.

☚ 数学课外活动   中国数学竞赛 ☛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c(IM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