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djustments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70年代初期充分发展的一种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主义兴起有直接的关系,强调货币因素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决定作用。理论假设:世界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一国的货币供给等于该国国际储备与国内信贷之和;一国的货币需求是以收入、价格和利率为自变量的稳定函数。理论的主要观点:(1)国际收支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或调整中,货币量起关键作用。(2)国际收支均衡反映货币存量的均衡,当一国的实际货币存量等于合意货币存量时,该国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一旦该国实际货币存量大于合意货币存量时,由于对进口品支出增加,将使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3)国际收支失衡是暂时现象。在汇率固定情况下,货币供求失衡可以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最终自动消除。在汇率可变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将通过减低实际货币余额来减少该国的进口货币支出,在短期内增加该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或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理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供求决定国际收支平衡过程中,由于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函数,所以单用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就可以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理论的主要代表者是H.G. 约翰逊、J.A.弗兰克尔等人。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 to balance of payments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代表人物是哈里· 约翰逊(H.G.Johnson)等。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大卫·休谟的“价格-硬币-流动机制”。它把国际收支作为整体来分析,侧重于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强调货币均衡对国际收支均衡的重要性。它的基本假设是: ☚ 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分析法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