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农业调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农业调整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协调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消费、贸易和援助等有关政策,促进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农业,于1975年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并于1983年进行修订和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农业经济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以协调政策为主要目的的国际农业机构和组织相继建立。尤其是一些国家或集团在农业政策上的调整(如美国在战后所实行过的“以粮食为武器”的战略,欧洲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50多个国家签订的《洛美协定》等),对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稳定和均衡地发展世界农业,粮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以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为中心的“国际农业调整”的设想。主要是调整生产结构和贸易政策。1974年,第六次特别联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决议;同时,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粮食问题的激化。这些又进一步影响了拟议中的“国际农业调整”战略。在1975年召开的粮农组织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国际农业调整的目标和指导方针,供各国政府在制定并执行其农业政策时参考。经过8年的实践,在1983年粮农组织第22届大会上,修订和补充了农业调整的指导方针。
目标 国际农业调整的目标是:❶合理利用世界农业资源,使各国的农业生产更迅速、更稳定地增长,特别是要求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粮食生产;
❷保持世界农产品供需之间的平衡,使粮食生产和消费都能有计划地增长,使各阶层人民都能获得其必需的食物供应;
❸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使其价格和市场都更为稳定;
❹在普遍扩大农产品贸易的同时,增加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
方针 国际农业调整的方针共有12条, 即:❶所有国家都应按照其需要和可能,致力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格局。发展中国家应在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优先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使其在80年代中的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4%。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不仅在于合理利用资源,而且还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和利益,以及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需要。
❷发展中国家应大力投资于粮食和农业的发展,尤其应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国际社会也应在农业投入物国营农场(state farm) 由国家投资兴办的、主要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国家所有的农业经济组织。国营农场的性质因国家政权性质不同而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农场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国营农场的主要供应、防止收获后损失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
❸发展中国家改变农业经济体制和结构, 使绝大多数农民能公平地获得土地和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农业投资, 以及获得教育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服务。
❹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决策、执行和评价活动。在那些男女地位还不平等的国家里, 应特别鼓励妇女参与这些活动。
❺各国应制订粮食生产和食物营养方面的综合政策, 以达到改进食物消费方式和逐步消除营养不良的行动目标。
❻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执行一项特别的社会经济措施,实现公平合理地分配收入。为了更好地利用粮食, 要注意改进粮食的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项工作。
❼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 在农产品的进口贸易中, 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应尽可能地不实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 出口农产品的发达国家, 也应尽可能地不采用出口补贴办法, 以及其他可能妨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措施。
❽各国应尽可能地采取适当的措施, 保证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并使其价格对生产者有利, 对消费者公道。
❾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合作, 帮助他们开展相互的农产品贸易活动。
❿一切国家都应参加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活动,建立一项50万吨的“国际应急粮食储备”。(11)努力实现每年1 000万吨粮食援助的目标,并期望在今后把它提高到1 700万吨, 以帮助受援国发展农业和进行社会救济。(12)来自双边和多边的农业援助, 必须大量增加, 以便尽早达到33亿美元(按197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
在12条方针中,有关农产品贸易的三条指导方针,直接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口和出口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整个国际农业调整战略的实质所在。市场的变化, 影响农业商品的生产,进而影响消费,反过来又给市场带来影响。把这些有关的环节联系起来,注意在各国之间和各国之内进行调整, 努力克服农业生产的过剩或不足, 使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之间,经常保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均衡关系。这就是执行国际农业调整战略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监督国际农业调整指导方针的贯彻执行, 粮农组织秘书处提出了40多项监测指标, 定期搜集执行情况和问题, 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每两年向大会报告一次, 着重说明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以便通过有关的国际机构和组织, 进行必要的政策协调工作。

国际农业调整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协调各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的有关政策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方针。1975年在粮农组织第18届大会上,通过一项“国际农业调整战略”的决议,提出了生产、消费、贸易和援助等方面的指导方针,供各国政府在制定并执行其农业发展政策时参考。1983年在粮农组织第22届大会上,又修订和补充了农业调整的指导方针。提出国际农业调整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地发展世界粮食和农业生产,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条件,建立一个有利于繁荣世界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农业经济。此外,粮农组织还经常监测各国农业调整的情况,每两年向大会报告一次调整的进度和问题,以便通过国际协商解决有关农业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要求通过“国际农业调整”,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服务。

国际农业调整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7届大会提出的国际农业政策方案。目的是协调各国粮食及农业生产、贸易和消费的政策,促进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加快其农业发展,扩大其农产品贸易。1975年,粮农组织的第18届大会通过一项“国际农业调整战略”的决议,提出了包括生产、消费、贸易和援助等四方面的11条方案,供成员国制定或调整农业政策时参考。其主要内容是:建议有条件的国家做到粮食自给;各国扩大农业投资,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开展国际间多渠道农产品贸易,改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条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生产基金及粮农援助等。决议还要求粮农组织经常监测各国农业调整的情况,每两年通过国际协商解决有关农业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还要求通过“国际农业调整”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服务。

国际农业调整

国际农业调整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国际农业政策。于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7届大会提出并通过。其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各国农业的生产和交换,促进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975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8届大会上,又通过了“国际农业调整战略”的决议,建议各国扩大农业投资; 开展国际间多渠道农产品贸易; 改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条件,并为他们提供农业生产基金和粮食援助等。

☚ 国际合作社联盟   世界粮食和农业情报及早期预报系统 ☛
000052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