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防动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防动员

又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通常包括和平时期为抗击侵略的动员准备和在国家遭受武装侵略或安全受到威胁时的战时动员。动员准备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平时,常备军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成为战时武装力量动员的基础和骨干; 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具有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和保障常备军扩充的能力。战时动员,依据战争的性质、方式和规模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总动员、局部动员,公开动员、秘密动员等。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guofang dongyuanwar mobilization

国家由和平时期体制迅速转变为战时体制以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的总称。许多国家为了应付突然事变,缩短完成动员的时限,在和平时期就采取了一整套动员准备措施。因此,国防动员一方面包含战时动员的实施,另一方面还包含平时的动员准备。国防动员不仅是进行并赢得战争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对潜在之敌进行威慑并使盟国消除疑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和军事战略中,国防动员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有:
❶政治动员。指通过党、政、军、民和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等各个领域,贯彻党和政府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方针政策,激发全体军民抗击侵略者的积极性,保证国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直至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顺利地执行;
❷经济动员。指国家经济和科技体制转入战时轨道,以便大规模地生产武器装备和各种战争物资,用以在战争进程中对军队以及国家的活动进行全面保障;
❸武装力量动员。指国家和平时期的武装力量按照战时动员计划,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平时的编制转为战时编制体制;
❹群众性防卫动员。指动员和组织全体军民与敌空袭作斗争,以保障战略后方的国民经济设施免受或少受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保存国家的战争潜力。
国家对国防动员的要求是:
❶对全体军民普遍深入地进行国防教育,增强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宣传国家制定的政治动员口号和统一政治舆论;动员人民群众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加速作战物资的生产;加强新闻管制和防奸保密制度;开展和平外交,结成国际反侵略的统一战线;
❷动员国家整个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为巩固国防和战争胜利服务。调整全国经济建设的布局,统筹安排军需生产;对国家资源和整个国民经济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以保证战争的需要;重新分配人力资源,保障武装力量动员的需要;增加军事拨款;加速研制新式军事技术装备;
❸依据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方针,平时拟制好战时动员计划及各种保障计划;认真做好现役部队预编满员和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训练和演练,并在全国落实退伍士兵的预备役登记制度和军官预备役制度;按照国家的动员令,完成应急动员和战争初期的动员任务,迅速将武装力量转为战时体制,并按战局的发展完成持续动员任务;
❹有计划地疏散城市人口,把城市、交通枢纽和重要目标地区的广大民兵和群众动员组织起来,落实“三防”和抢修抢救措施,维护好战时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使人民群众尽快适应战争环境,尽可能减少损失。

☚ 战争动员令   战争潜力 ☛

国防动员

defense mobiliz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