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体制guomin jingji dongyuan tizhimobiliz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国家为了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活动而建立的各种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及其行为规范的统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民经济动员机构、职责及相互关系;经济动员工作制度、运行方式和程序;规范组织和行为的法律、规章、条例等。
在中国古代,有些军事机构就有从事经济动员活动的职责。如秦、汉时代的太尉、大司马等官职,唐代的兵部、军器监,清代的军机处等机构,都负有征发粮食、草料、兵器和人力的职责。法国在1793年8月的革命中,专门成立“公安委员会”负责粮草、兵器和兵员的动员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多国家成立了独立的经济动员机构,如德国于1914年成立了“战时原料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成立了“战时经济最高审议会”,苏联成立了“战时计划委员会”,美国成立了“战时资源委员会”,并分别制订了有关法规、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1932年7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设立了“劳动与战争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席,负责经济、财政、劳动和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动员工作。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具体内容究其要者有:
❶国民经济动员的最高决策机构及其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国民经济动员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寓于国家战争动员的最高决策机构之中的。美国是国会和总统;英国是内阁和议会;苏联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中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❷国民经济动员的领导机构及其组织形式。它根据最高决策机构作出的决定,组织领导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动员工作。如英国的“作战需求委员会”;中国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等。美国的“紧急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联邦紧急动员局”。其组织形式是:由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为该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13个内阁部、7个白宫直属局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共20多人组成。其下分设财经动员小组、人力动员小组和工业动员小组等若干专业组织,在联邦紧急动员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❸国民经济动员的执行机构及其组织形式,具体落实经济动员的各项任务。如政府各经济部门内的经济动员机构,各企业内部的经济动员机构等;
❹国民经济动员程序。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制度、政治态度、历史传统等条件的不同,其动员程序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临战时的动员程序大致为:由最高决策机关决定、由国家元首或最高统帅发布动员令;由国家动员委员会调整和充实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以便尽快展开工作;修订、下达经济动员计划或经济动员预案;组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尽快进入战时轨道;
❺规范各种机构、调整各种关系和各行为主体的法律和规章。
在现代战争中,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发展趋势是:组织机构和运行规则进一步规范化,以便战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动员;在平战结合的基础上,动员机制更加灵活,应变能力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