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民收入再分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民收入再分配guó mín shōu rù zài fēn pèiперераспределéние национльного дохóда

国民收入再分配

见“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

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又一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进行的。社会上除了从事物质生产部门之外,还存在着非物质生产部门,他们也需要获得收入。因此,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之后,还要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就是把分配给生产工人的工资,资本家占有的利润、利息和地主得到的地租等加以重新分配。这种分配一般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如税收、发行公债和增发货币等)和价格(如工农产品剪刀差、垄断价格等)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一是通过国家预算支出,把国民收入用于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公用设施、国防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二是通过服务行业收费。把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入非生产部门; 三是通过价格杠杆,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四是通过支付和收取利息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可归结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

国民收入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再次进行分配的过程。经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或最终收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❶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了原始收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家行政和国防安全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要获得收入,必须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解决。
❷满足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❸满足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金,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基金,除企业、个人负担外,有一部分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社会保证基金来解决。
❹满足建立为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以及价格变动等途径实现。

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财政收支而进行的分配。参见“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初次分配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们是不同的分配环节,更关键是两者之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从分配领域来看,初次分配是在直接生产经营领域内进行的,而再分配则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从分配参与主体来看,初次分配是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的,而再分配则是国家或政府以非所有者身份作为分配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分配; 从分配关系来看,初次分配反映的是一种横向的平等交换关系,而再分配则反映的是一种纵向的配给关系; 从分配机制来看,初次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再分配则是通过行政机制来实现的;从分配结果来看,初次分配形成的是各类要素所有者的原始收入,而再分配则形成所有经济主体的最终可支配收入。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必须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其主要理由是:(1)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广言之,教育、文化、卫生、国防和政府服务都是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此外包括交通、邮政等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不能由市场有效地提供,但公共产品对于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必须由政府通过再分配形式取得收入来源,以便专项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经济发展。(2) 贯彻政府政策偏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往往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而国民收入再分配则是实施这些政策的基本工具之一。(3) 实现社会公平。为了使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者获得基本生存资料,为了使失业者得到基本生活费用以及再就业的机会和技能,政府需要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来提供社会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4) 建立应付天灾人祸的社会后备基金。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本手段或机制是政府财政。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财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包括国有资产财政和社会管理财政,前者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范畴,后者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本手段。政府财政由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相互对应的组成部分。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税收,也包括一些定向征收、专款专用的附加费。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类,直接税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直接税是对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收入征课的税种,它会直接改变个人和企业的收入; 间接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过程征课的税种,它虽不直接改变人们的收入,但通过税负转嫁最终会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所以也是一种再分配手段。政府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主要是通过政府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个人之间的转移支付来实现的。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企业家 ☛
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形成原始收入的基础上,通过价格、国家财政及支付非生产性劳务报酬等途径再次进行分配的过程。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叫派生收入。社会经济中除了物质生产部门外,还存在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这些部门虽不创造国民收入,但却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 否则,国民经济甚至整个社会生活就不能正常运行。因此,这些部门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就必然参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可以调剂资金,保证重点部门和薄弱环节的发展需要。此外,社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支付救济基金也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和工人、农村居民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服务两条途径实现的。再分配形成的派生收入主要有:基本建设单位、国家储备部门、国家行政机关和国防部门来自财政预算拨款的收入; 教、科、文、卫部门来自财政预算的事业费收入;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提供劳务获得的收入和这些部门劳动者的收入; 享受社会救济金的人员的收入。这些派生收入是国家建设、社会扩大再生产、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必然受到国民收入总量与初次分配的制约。国民收入再分配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国家只有贯彻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按劳分配规律 ☛
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的原始收入,在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同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之间再次进行分配的过程。通过再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叫做派生收入。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在经过初次分配以后,都要进行再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除了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之外,还有大量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如非物质生产部门中的职员以及警察、军队、国家官吏等。他们不创造国民收入,其收入只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从生产工人所得的工资和剥削阶级所得的利润、利息和地租中取得。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有两条途径: (1) 国家预算。资产阶级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国家通过向社会各阶级及其个人征税的办法,把他们已经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纳入财政收入,然后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再分配给军队、警察和官吏等等。(2) 收取服务费。通过向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收取广告费、医疗费、文化娱乐费、生活服务费等形式,把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生产工人在初次分配中得到的一部分收入,再分配给各个服务部门。服务部门获得的这些收入又分解为三部分: 一部分用来补偿服务部门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一部分用来支付这些服务部门工作者的工资,一部分形成服务部门资本家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使大部分国民收入落入剥削阶级的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原因是: 第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除了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外,还存在着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他们不创造国民收入,所需经费和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只能由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第二,国家为了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使生产力得到合理配置,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剂资金。第三,为了应付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的支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事故,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国家还必须依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建立社会保证基金和后备基金。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进行: (1) 国家预算。(2) 劳务收费。(3) 价格杠杆。在商品 (或劳务) 交换过程中,通过提高或降低某些商品 (或劳务) 的价格,引起国民收入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转移,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4) 银行信贷。银行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收支,将一部分国民收入由借款人手中转到贷款人手中,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积累 ☛
000004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