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法
固涩法是制止精气耗散,收涩固脱的方法。适用于正气虚乏而气血津精耗散滑脱的病证。如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久痢久泻、精关不固、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带清稀等症。气、血、津、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消耗过度,则滑脱不禁。轻者机能衰退难复,甚者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用固涩收敛法以制其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散者收之”。及《伤寒明理论》说“涩可固脱”都是固涩法的理论根据,也是治疗滑脱不禁的基本原则。在治疗时,除收敛固涩外,尤宜根据气、血、阴、阳、精、津耗伤的程度不同,而伍以相应的补益药兼顾之。且人体所以能卫外为固,全赖阳气之充沛。因此,在运用固涩的同时,尤须配合一定的补气药和助阳药。并当审其有邪无邪,若外邪未去,误用之即有“闭门留寇”之弊。《儒门事亲》说:“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因此,由实邪所引起的自汗盗汗,泄精遗尿,泻痢崩带等均非本法所宜,根据耗散滑脱之症的病因和发病部位不同,治法上又可分为固表止汗、固肾涩精、固肾缩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及固崩止带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