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围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围棋 围棋棋类之一种,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即有关于围棋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五》:“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从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石制棋盘。隋唐时传入日本。古时棋盘各纵横十七道,共二百八十九个交叉点,黑白子各一百五十枚。(见邯郸淳《艺经》)唐以后纵横各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双方用黑白子对着,以围占地方多少定胜负,故称围棋。围棋又称弈, 《方言·五》:“围棋谓之弈,自关东而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宋张拟《棋经》曰:“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始,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为四隅,以象四时。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侯。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奕者无同局,能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所未至矣。”温庭筠有《木兰花》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辛弃疾有《水调歌头》词:“点检笙歌了,琴罢更围棋。”另外,姜夔《汉宫春》词:“当时事如对奕,此亦天乎?”即以围棋喻世事。刘辰翁《念奴娇》词:“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复从公围戏。” ☚ 马球 象棋 ☛ 围棋又称“棋”、或“弈”。关于它的起源,《博物志》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转棋以教之。”古人常把围棋与兵法联系起来,以为:“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阵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东汉马融《围棋赋》)。或围棋产生的早期形成,与古代研习传述军事常识有关。围棋棋局大致定型于汉魏六朝,棋盘纵横为十九道。唐代围棋尤流行于宫廷、贵族、仕宦人家;唐代女子也喜爱下围棋,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唐墓出土的初唐文物中,就有一幅仕女围棋绢图。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还醇凭酎酒,运智托围棋。”《和春深二十首》诗:“何处春深好?春深博弈家。”围棋又称“弈”,下棋相争输赢,故曰“博弈”。 围棋weiqi源自中国的棋类运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广博志》《左传》《论语》《孟子》等古籍中都有关于围棋的记载。 围棋wéiqí一种棋类运动,双方在棋盘上用黑白棋子互相围攻,以占据点数多者为胜。 围棋;惟其◉ 围棋wéiqí 名 棋类运动的一种。棋盘上有纵横各19道线,交错成361个位,双方用黑、白棋子相对,互相围攻,吃掉对方棋子,以占据位数多者取胜。〈例〉~比赛/ ~选手/ 下~/ 他是学校~小组的成员。 围棋wéi qí棋类的一种。棋盘上纵横各十九道线,组成三百六十一个“目”。双方分执黑白子互相围攻,占“目”多者为胜:(周瑞家的)进入房内,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下~。(七·156)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弈具 > 圍棋 圍棋 wéiqí 亦作“圍棊”、“圍碁”,亦稱“弈”。弈具名。相傳爲帝堯所造,又說爲夏桀臣烏曹作。春秋稱“弈”,秦漢間始稱“圍棋”。有棋局與棋子兩部分。棋局初有縱横各十三道、十五道,漢時縱横各十七道,北朝後始縱横各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處交叉點,與今無異。棋子分黑白二色,黑子一百八十一枚,白子一百八十枚。其法爲對弈雙方各持黑或白子,落於交叉點上,以包圍的方式囊括對方棋子,多者爲勝。《論語·陽貨》:“不有博弈者乎?爲之,猶賢乎己。”《方言》第五:“圍棊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漢·桓譚《新論》:“世有圍棊之戲。”晉·張華《博物志·補佚》:“堯造圍碁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碁以教之。”一說,爲夏人烏曹所造。《潛確居類書》卷八十二:“桀臣烏曹作賭博圍棊。” 唐代仕女圍棋圖 围棋wéi qí〖名词〗 围棋 围棋中国传统棋艺之一。多为两人对弈。比赛游戏分对子局和让子局两种。前者执黑子者先行,后者上手执白子先行。开局后,双方在横竖的交叉点轮流放子,一步棋只准下一子,下定后不再移动位置。棋盘盘面为正方形或略呈长方形,上面各画横竖十九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通常为圆形扁片,一面凸或两面凸均可。着法复杂多变,运用多种技术和战术吃子和占有空位,战胜对手。通常分布局、中盘、收束三个阶段。终局时将实有空位和小数相加计算,多者为胜。这项棋艺活动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隋唐时代传入日本,19世纪传入欧洲。对发展智力、陶冶性情,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目前国际重要比赛有中日围棋擂台赛、天元赛、富士通杯赛等。有专业棋手比赛,也有业余比赛。我国著名棋手有陈祖德、聂卫平、马晓春等。聂卫平为我国棋圣。 ☚ 射箭运动 垒球运动 ☛ 棋具 棋具棋(~格;军~;跳~) 骐 另见:下棋 ☚ 棋具、赌具 赌具、占卜具 ☛ 围棋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起源于中国,春秋时代即有关于围棋的文字记载,唐代传入日本。棋盘上纵横19道,共361个交叉点,两名选手各执黑白棋子对弈,执黑者先行,基本上有两个眼者方为活棋。终局将实存空位和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记空位,以多者为胜。 围棋 围棋中国古老棋类游戏之一。对弈者用黑白子围困对方,以围地多少定胜负,故称围棋。也称弈。扬雄《方言》: “围棋谓之弈。”许慎《说文解字》: “弈,围棋也。”宋高承《事物纪原》引《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曰舜造也。”此为传说,反映围棋起源很早。《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论语·阳货》、《孟子·告子》等,均以围棋作比喻,可见春秋战国时围棋已相当发展。汉代,围棋广泛流行。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都对围棋有所论述。《西京杂记》载,汉高祖戚夫人曾在“竹下围棋”。战国时有弈秋那样的“通国之善弈者”,汉代也有。《西京杂记》曰:“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魏晋南北朝时围棋蓬勃发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唐代设棋博士、棋待诏,围棋流传更广。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发现唐代弈棋绢画,当地当时应已有围棋。围棋传入日本约在隋唐。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年间,日本国主子来朝,王子善围棋,皇帝命顾师言为对手。唐以后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宋代出现了张儗的《棋经》、晏天章的《元元经》等围棋专著。明代民间围棋盛行,并形成了流派。 ☚ 投壶 象棋 ☛ 围棋 围棋中国古老棋类游戏之一。对弈者用黑白子围困对方,以围地多少定胜负,故称围棋。也称弈。扬雄《方言》: “围棋谓之弈。”许慎《说文解字》: “弈,围棋也。”宋高承《事物纪原》引《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曰舜造也。”此为传说,反映围棋起源很早。《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论语·阳货》、《孟子·告子》等,均以围棋作比喻,可见春秋战国时围棋已相当发展。汉代,围棋广泛流行。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都对围棋有所论述。《西京杂记》载,汉高祖戚夫人曾在“竹下围棋”。战国时有弈秋那样的“通国之善弈者”,汉代也有。《西京杂记》曰:“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魏晋南北朝时围棋蓬勃发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唐代设棋博士、棋待诏,围棋流传更广。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发现唐代弈棋绢画,当地当时应已有围棋。围棋传入日本约在隋唐。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年间,日本国主子来朝,王子善围棋,皇帝命顾师言为对手。唐以后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宋代出现了张儗的《棋经》、晏天章的《元元经》等围棋专著。明代民间围棋盛行,并形成了流派。 ☚ 投壶 象棋 ☛ 围棋 围棋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围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西汉扬雄《方言》载:“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有“……弈者举棋不定……”,可见中国古代围棋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约在隋唐时围棋传入日本,19世纪时传入欧洲。 ☚ 国际式摔跤 象棋 ☛ 围棋 围棋传统棋类游戏,大约产生于东周,春秋时已盛行。古称“弈”,别称“烂柯”。传说围棋是尧所造,或说是舜因儿子商均愚笨,为教他而造。围棋由方型棋盘(古称“枰”)和黑白两色棋子组成。棋盘由最初的纵横十一道线、十五道线,到汉魏时流行的十七道线,交错成二百八十九个位(交叉点);南北朝以后发展为纵横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个位,黑白棋子各一百八十枚,流传至今;十七道线的棋局仍在西藏地区流传,又名“藏棋”。围棋对子局由执黑子者先行;宋代始有让子局,上手执白子先行,双方轮流下子,一步棋只准下一子,下定后位置不再移动。终局时计算实有空位及子数,或单记空位,多者为胜。围棋棋路广、变化多,又符合古称“天地之象”的哲理,在《论语》、《左传》、《孟子》中就有最早的记载,特别是《孟子》中弈秋教徒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东汉马融在班固 《弈旨》 之后作 《围棋赋》,以用兵之道来说明围棋的下法,“先据四道”、保角依傍”、“缘边遮列”等着子法,与今下法相同。这是两篇最早的围棋论文。汉末三国时出现了严子卿、马缓明等“棋圣”,曹操、孙策、诸葛瑾等对弈能手。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雅士又因其取寂静而用心思,将围棋称为 “手谈”、“坐隐”,成了消遣的工具; 梁武帝萧衍曾令柳恽编订《棋品》,分棋艺为九个品级。到了唐代,女子也有了下棋的爱好,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就出土有仕女围棋绢画;帝王中更有不少围棋爱好者,唐玄宗李隆基甚至在奔蜀避难时,也不忘带着国手王积薪同行。此时围棋已传入日本,并获得很大发展,现今日本奈良“正仓院”博物馆所藏精致的棋盘和棋子,就是当年唐朝皇帝赠送的。我国最早的围棋论著,当推北朝北周人(姓名不详)撰写的七卷《棋经》,记有诱证、势用、像名、释图、棋制、制度、辞记、人物故事等内容,现有敦煌卷子写本残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到了明代,民间围棋竞赛盛行,有了“冠军”、“国手”、“国工”等称号,并形成了多种流派,如京师派、永嘉派、新安派等。清代更是棋风盛行、国手辈出,至今围棋仍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活动。 ☚ 蹙戎 象棋 ☛ 围棋 围棋Weiqi围棋始于中国古代西周,流行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汉朝时,围棋基本定型,棋盘上纵横17道线,两晋、南北朝时,棋盘已变为19道线。围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西汉杨雄《方言》载:“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有“……弈者举棋不定……”,可见中国古代围棋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约在隋唐时围棋传入日本, 19世纪时传入欧洲。 ☚ 滑板刹车转弯 象棋 ☛ 围棋见“体育”中的“围棋”。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棋盘纵横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2种。对局分对子(又称“分先”、“互先”)和让子(又称“饶子”)2类。正式比赛为对子局,执黑先行,终局贴子若干。一般两眼者为活棋。终局计双方实有空位与子数之和,多者胜。起源甚古。春秋时即有文字记载。唐代传入日本。近已流传亚欧美30余国。国际围棋联盟1982年成立。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始于1979年,每年1届。1988年出现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1.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创办的“应氏杯”赛,每4年1届。南朝鲜曹薰铉和中国聂卫平分获首届冠亚军;2.日本创办的“富士通杯”赛,每年1届。日本武官正树连获两届冠军。 围棋 围棋是2人对局,在棋盘上布棋子去围争地盘,以所占实或空点位的多少论胜负的一种棋戏。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戏之一。其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关于围棋的记载。先秦史官编《世本》中载:“尧造围棋”;晋张华《博物志》说:“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西汉《方言》曰“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卫国太叔文子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从古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在汉代中国各地已流行围棋,据《孙子算经》、马融《围棋赋》及《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记载,当时已采用与现代相同的19道棋制。三国时期,已立围棋等级制度,“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后又有将棋手分为“九品”的规定。唐代立“棋待诏”制,属翰林院,官阶同九品,设“习艺馆”,有经、史、书、画、棋等博士。唐代围棋不仅盛行于文人学士之间,民间也有高手,并且妇女也弈棋(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有唐代仕女围棋绢画)。“棋待诏”制自唐初至南宋,乃至元、明时代,延续数百余年,围棋可谓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明清时代,民间围棋竞赛盛行,并形成永嘉派、新安派和京师派,棋艺迅速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围棋得到进一步发展,从1956年起,围棋列为国家体育项目。全国围棋比赛由国家体委主办,比赛分组有男子、女子个人,男子、女子团体和少年儿童组。1980年,在北京举行了“陈毅杯”老同志围棋赛,一些老干部、民主人士和著名老科学家们参加了比赛。1962年11月成立中国围棋协会。隋唐时围棋传入日本,日本奈良博物馆“正仑馆”藏有中国唐朝皇帝赠送日本的棋盘和棋子。围棋在日本非常盛行,东京有日本棋院,大坂有关西棋院,还有日本业余围棋联盟等组织,围棋手按九段(相当中国古代九品)划分,围棋在日本号称国技。19世纪,中国围棋传入欧洲,欧洲围棋发展也较快,早在1938年举行首届欧洲围棋锦标赛,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1959年又恢复,每年举行1次比赛。目前开展围棋活动的有30多个国家,近年来,欧、美洲围棋显著得到发展,在美国每年举行全美围棋比赛,围棋手也按九段划分。1979年开始,在日本每年举行1次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目前围棋正逐渐走向“国际化”。围棋棋盘上面各画19条横、竖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圆形,黑子181个,白子180个。开局后,双方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1步棋只准1子,下定后不准移位。围棋着法复杂多变,以争围地盘,占实空多少来论胜负,运用做眼、点眼、劫围、断等多种技术和战术吃子和占有空位,制胜对方。通常分布局、中盘、收束3个阶段,每阶段各有重点走法。终局时,将实有空位或再加上子数计算,多者为胜。 ☚ 象棋竞赛术语 围棋棋盘和棋子 ☛ 围棋 围棋徽派围棋是近代全国3大流派之一,以汪曙、程汝亮、方子谦、周东侯出名。歙县过惕生曾3次获全国冠军。民国初年,段祺瑞倡导围棋。“集思弈社”为合肥第一个棋坛团体。 ☚ 中国象棋 其他 ☛ 围棋 围棋围棋是棋类项目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先秦《世本》 曾载 “尧造围棋”。《博物志》 中也载: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尧至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潜确居类书》 则载 “夏人乌曹作围棋”。至春秋战国,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 蹴鞠 中国象棋 ☛ 围棋 围棋古代的一种娱乐技艺,又称弈棋。相传围棋为尧、舜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已普遍流行。秦汉时期,围棋亦流行于长安。汉初,围棋曾在宫中作为占卜祸福的工具。《西京杂记》载:戚夫人侍女贾佩兰言,宫中每年“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汉宣帝未登基前,多来往于五陵之间,曾与杜陵陈遂弈棋。《西京杂记》:“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汉代围棋之制,为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个着子点,子分黑白,象征阴阳,黑白子各一百五十枚。东汉时期,围棋被视作兵法之类。关中名士马融曾作《围棋赋》,曰:“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汉代围棋之制经魏晋一直流传至隋唐。 ☚ 射箭 弹棋 ☛ 围棋 围棋传统体育项目。唐刘禹锡任郎州 (今常德、桃源一带)司马时,在《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诗中写道: 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行尽三湘不逢敌。”清道光年间,长沙贡生姜伯梅,当时称全国第二高手。湖南和平解放后围棋活动获得广泛发展。特别是80年代后,长沙市设有14个围棋室。衡阳、株洲等地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围棋活动。少年儿童围棋手迅速成长,1987年吴新宇获天津全国少年围棋赛冠军,罗洗河在“蜂花杯”国际棋童邀请赛中获“国际儿童棋王”称号。 ☚ 象棋 舞龙 ☛ 围棋 围棋围棋是棋类项目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先察 《世本》曾载 “尧造围棋”。《博物志》中也载: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尧至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潜确居类书》则载 “夏人乌曹作围棋”。至春秋战国,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 蹴鞠 中国象棋 ☛ 围棋weiq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