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投送。别人送我桃子,我就用李子回报。比喻友好往来,平等相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例】“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往来的基础之上,收下别人的礼物,给予同样的报答,以表示回敬、感谢和友好的愿望。(葛晨虹《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辟①尔为德,俾②臧③俾嘉。淑④慎尔止⑤,不愆⑥于仪⑦。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抑》) 注释 ①辟:彰明。②俾:使。③臧、嘉:善。④淑:美好。⑤止:举止,行为。⑥愆:过失。⑦仪:仪容。 译文 你的品德需彰明,使之善良又美好。举止谨慎又良善,仪容无过很重要。越礼害人皆不为,为人榜样是正道。人若送我一个桃,捧上木李做回报。 感悟 人与人如何相处?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还是以德报怨,以怨报德?前者因双方都以暴力解决问题,没有最后的赢家;后者因双方冰炭不容,最终必然分道扬镳。而投桃报李则不失为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做法,因为它强调平等互惠与礼尚往来。不仅如此,“投桃报李”中所蕴涵的砥砺品行、知恩图报也值得我们现代人认真汲取。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名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语出《诗·大雅·抑》。别人赠给我鲜桃,我用李子报答他。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见《大雅·抑》八章。郑《笺》:“此言善往则善来,人无行而不得其报也。投,犹掷也。”《盐铁论·和亲篇》:“《诗》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也。”朱熹《集传》:“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后以“投桃报李”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知恩必报。 ☚ 投 抗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投送。别人送我桃子,我就用李子回报。比喻友好往来,平等相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