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流星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流星锤 流星锤武术软器械的一种。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在一条长绳的一端或两端系上金属制的小铜锤构成。锤绳连结处有一小环,缀有红绸。有一球流星锤(单流星)、二球流星锤(双流星)之分。是由远古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来,后作为系兵用于战斗。战国时期水陆攻战图上就有双手施放流星,以袭击敌人的形象。明代战场上用飞锤以打人。清代民间跑江湖卖艺人,常使用流星锤“打场子”。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打击对方。四川民间流行着一首歌谣:“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它的运动方法有缠、抛、抡、扫等,演练时可以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后抖手放锤,抛击出去。要求缠绕抛抡,收放自如,软中见硬。流星锤的招势有:十字披红、胸前挂印、仙人脱花、浪子踢球、古树盘根、大蟒缠身、乌龙探海、玉皇收星等。
☚ 双头链子枪 走线锤 ☛ 流星锤 流星锤软器械套路。共12式。主要动作有:左右玉女穿梭、霸王脱靴、浪子踢球等。其特点是锤法多变、步伐稳健。 ☚ 连架棍 关王刀 ☛ 流星锤 流星锤流星锤是武术器械中的一种软兵器。它由一根一丈五尺长的绳索和在绳索端系着的一个小铜锤构成。锤似木瓜,大如鸭蛋,锤绳连结处有一小环,缀有红绸。也称“走线锤”或“飞锤”。 图74 流星锤 ☚ 练子锤 绳镖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流星鎚 流星鎚 liúxīngchuí 亦稱“飛鎚”。手執打擊兵器。繩索兩端,各繫一帶角多面體鐵鎚。平時暗藏於身,用時以右手投擲前面一鎚,左手提後面一鎚,以備不虞。通用於明,但並非軍中制式兵器。重量大小及繩索長短,均因人而異。清代改爲一鎚,另一端裝把手,可反覆連擊。明·唐順之《武編·鎚》:“夫鎚者,暗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流星鎚有二,前頭者謂之正錘,後面手中提者,謂之救命錘。”明·茅元儀《武備志·器械三》:“飛鎚,即流星鎚也。” 流星锤亦称“飞锤”。古代手执打击兵器。绳索两端,各系一带角多面体铁锤。平时暗藏于身,用时以右手投掷前面一锤,左手提后面一锤,以备不虞。通用于明,但并非军中制式兵器。重量大小及绳索长短,均因人而异。清代改为一锤,另一端装把手,可反覆连击。明代唐顺之《武编·锤》: “夫锤者,暗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流星锤有二,前头者谓之正锤,后面手中提者,谓之救命锤。” 流星锤meteor hamm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