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蒙古明代东部蒙古(鞑靼部)的统称。“四十万”,亦作“四十部”、“四十万人众”、“四十万户”, 实为概数,非指具体人数或户数。是蒙古人当时的习惯称法。当时习称东部蒙古为“四十万”,瓦剌为“四万”,明朝为“八十万”或“八十八万”。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投明,俺答汗的使者扬言,如不交出把汉那吉,将以“四十万蒙古”进攻明朝,夺取政权。 四十万蒙古明代东蒙古(鞑靼部)的统称。当时蒙古人习惯把自己和周围民族按大小统称为若干万,如“四十万蒙古”、“四万卫拉特(瓦刺)”、“八十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特(藏族)”、“三万女真”、“三万高丽”等,均为概数。故“四十万”释意为“四十部”、“四十万人众”、“四十万户”等,由服属大汗的东蒙古各部组成。至※达延汗统一蒙古前后,东蒙已组合为六万户,作为军事、行政组织单位,但对外仍称“四十万蒙古”,如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投明,俺答汗派出使者扬言,如不交出把汉那吉,将以“四十万蒙古”进攻明朝,夺取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