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4月1日成立。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接界,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曲靖地区毗连。全州面积3.36万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壮、苗、汉、彝、瑶、回、傣、白、蒙古、仡佬等民族,1990年末全州总人口297万,其中壮族87.1万人,占总人口的30.3%。文山秦时属句町、漏卧,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汉属牂牁郡。唐宋时期大部分地区先后属南诏、大理管辖,今广南、富宁等宋时归邕州管辖。元属云南临安路,部分属广西。明属云南临安府、广南府,部分属广西。清代实行改上归流以后,置云南省开化府。民国时期先后置文山、西畴、马关、丘北、广南、富宁、砚山7县和麻栗坡督办署,隶属开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建国后,开广专区改为文山专区。195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设在文山县城。文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六昭山脉纵横全州,主要河流有盘龙江、清水江、西洋河等。属亚热带气候,主产稻谷、玉米、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麻类、甘蔗、烟叶、花生、油茶、茶叶等;还有棕片、白合片、姜黄片、三七、萝芙木、茯苓等上特产品和中草药材。主要矿产有锑、锡、锰、钨、铝等,其中锑、锡、锰储量在省内占重要地位。水电资源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