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十年动乱中的人民公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十年动乱中的人民公社 四、十年动乱中的人民公社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六”通知,8月作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和全面发动。1966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提出农村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办法,可以组织一批学生到农村串连。这样,广东农村象全国一样,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开始动荡起来。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普遍转入“夺权斗争”以后,虽然中央曾发出农村生产大队,生产队在春耕期间不要夺权的《通知》,但在“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广东农村也开始了层层掀“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夺权斗争”。农村大批基层干部被当作“走资派”揪斗,许多基层单位已处于瘫痪状态。从上到下的“夺权斗争”,挑起了群众组织之间的严重对立,城市开始的“武斗现象”也向农村蔓延,这种对立与武斗又同农村的宗派斗争交织在一起,情况更复杂,许多农村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湛江、肇庆、惠阳、梅县、汕头地区的部分县农村还出现严重的乱打乱杀恶性事件。农村工作和农业正常生产被打乱,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受到严重挫伤。 ☚ 三、农村的“四清”运动 (一)减少或取消自留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