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拖寺川康区藏传佛教宁玛派最大的朝拜圣地,誉为“第二金刚座” (印度金刚座为第一)。在白玉县可坡区。相传唐玄宗时即为佛教徒讲经习教之地。南宋绍兴二年 (1159年) 由西藏大成就者嘎当巴·德谢喜巴创建,为康区第一座寺院。因寺址上有一白石岩,状如金刚,石上天然呈现藏文字“嘎” 而得名,意为嘎上之金刚座。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之一。占地约1平方千米,依山而建,共有经堂48座,辩经寺42座,坐经寺5座,印经房11间,寝房513套。该寺名僧辈出,声震宇内。内藏贝叶经、《格支班智达全集》等珍贵文物。属庙遍及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及蒙古、印度、不丹诸国,共达140余座。1958年庙毁物损,几成废墟。1982年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并拨款维修。现大殿基本恢复原貌,经书、佛像存放于新室,印经版约30000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