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雄黄浸于白酒制成的药酒,也有用切细晒干的蒲根拌上雄黄浸白酒制成的。旧时过端阳节,人们爱喝雄黄酒,认为雄黄浸酒,挥发的气味可以驱虫除秽。雄黄除毒之功效,古人早有认识。《本草纲目》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温、杀虫、祛痰功效。”所以,每逢端阳节,人们除喝雄黄酒外,也将此酒洒在房间、厨房以及贮藏食物的地方,用以杀蚊蝇、毒虫、驱除秽气。但现在人们知道,雄黄是一种致癌物质,喝雄黄酒对人体有害,故此习俗已渐渐废弃。
安徽旧时各地皆饮雄黄酒,且大多为中午饮酒,如怀宁、涡阳、蒙城、巢湖等。饮雄黄酒时,人们多将雄黄酒涂在小孩身上有关部位,如蒙城、颍上、利辛等地将雄黄酒涂在儿童的耳朵、鼻子、脚心、手心、肚脐眼儿上,意为可以避五毒。铜陵人将雄黄酒涂在小孩前额和身上,据说可以不被蚊叮、不生痱子。也有洒雄黄酒于墙跟暗角以杀虫蝎的,如涡阳。也有用雄黄酒擦手脚以避蚂蟥叮咬的,如六安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