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南洞沟石椁墓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青铜短剑墓葬。位于辽宁喀左县六官营子乡南洞沟西侧坡 地 边缘。墓圹呈圆角长方形,沿墓圹有用砂岩砌的椁壁。1966年发现清理。随葬器物计铜器二十一件,石器、陶器和骨器各一件。其中,铜簋通高11厘米,壁薄仅0.1厘米,椭圆体、子母口,无盖,双环耳为兽头状。腹上部饰一周内填蟠虺纹、绳结纹的格纹带,圈足较高,足底边饰一周绚纹。青铜短剑由剑身、剑柄和石枕状器三部分组成。剑身较长,为39厘米,曲刃不明显,柱状脊上有锉磨加工而成的棱面。丁字形剑柄,中空,上口喇叭形,柄首横长,束腰中部两侧有固定枕状器的桥形钮,通体饰三角勾连回纹。南洞沟石椁墓出土的铜簋与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18号墓铜簋形制完全一致。辽西朝阳地区以丁字形把手青铜短剑为特征之一的青铜文化分布较集中,所发现的这类墓葬,都出土成组青铜器,南洞沟石椁墓即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墓葬之一: 具有当时中原文化特点的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和具有地方文化因素的曲刃青铜短剑并存。体现了辽宁地区燕国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燕国境内或相邻的各族的交流融合。 
喀左南洞沟石椁墓出土铜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