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徽元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奴契 唐永徽元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奴契唐永徽元年(650)吐鲁番文书。1960年发现于阿斯塔那337号墓,编号60TAM337:11/10。后缺,存7行、43字。记该年七月廿四日,校尉张某“得赏口一人(为)奴”,转卖与火长范欢进,价练数残,又有“□文入奴主”,则似尚有银钱。同墓有范欢进买马契及送仗身钱抄,338号墓又有“交河府卫士范欢进”雇人上烽契,则范氏应是被征作府兵的富裕农丁。唐府兵之制,拣点之法,先取富室强丁; 其编制则十人为火,火有长。史籍多见唐初统治者以各族俘虏人口赏功臣为奴,此“赏口”或即张某因军功所得。对研究唐代前期府兵制度及奴婢制度均有价值。录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 ☚ 唐贞观二十三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 唐龙朔三年西州高昌县张海隆夏田契 ☛ 唐永徽元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奴契 唐永徽元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奴契唐永徽元年(650)吐鲁番文书。1960年发现于阿斯塔那337号墓,编号60TAM337:11/10。后缺,存7行、43字。记该年七月廿四日,校尉张某“得赏口一人(为)奴”,转卖与火长范欢进,价练数残,又有“□文入奴主”,则似尚有银钱。同墓有范欢进买马契及送仗身钱抄,338号墓又有“交河府卫士范欢进”雇人上烽契,则范氏应是被征作府兵的富裕农丁。唐府兵之制,拣点之法,先取富室强丁; 其编制则十人为火,火有长。史籍多见唐初统治者以各族俘虏人口赏功臣为奴,此“赏口”或即张某因军功所得。对研究唐代前期府兵制度及奴婢制度均有价值。录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 ☚ 唐贞观二十三年西州高昌县范欢进买 唐龙朔三年西州高昌县张海隆夏田契 ☛ 00010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