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代古文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唐代中期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领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因借儒学复古运动为旗帜,反对骈俪文体,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文章散行单句、不拘格式的写作传统而得名。在此之前,文坛几乎全被齐梁时兴起的骈体文所垄断,严重束缚作家思想的自由表达。自南北朝至中唐,虽不断有人主张文体改革,致力于散文革新, 然成效甚微。至唐贞元、元和间,韩愈等人有鉴于唐室日趋衰落, 遂一方面积极宣传儒家道统,企图通过恢复儒学正宗地位,稳定和巩固唐王朝中央政权的统一;一方面主张文体改革,鼓吹“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用儒学之“道”充实文章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则标榜秦汉之文,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力求运用一种既能融化古人词汇语法又适合于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文学语言,去创造一种自由流畅、直言散行的新的散文形式。由于这种主张切中时弊,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加上韩愈、柳宗元等人带头进行创作实践,并取得杰出成就,一时间蔚成声势,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运动。它有力打击了风靡文坛三百余年的绮丽柔弱文风,直接启示了北宋文学革新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 二、思潮及流派 唐代新乐府运动 ☛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唐代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适用性差。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梁肃、柳冕等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化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古文作品,在文坛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化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所以其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他们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 ☚ 敦煌通俗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