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唇燥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唇燥裂

即唇裂。指口唇皮肤皲裂。

唇燥裂chúnzàoliè

即唇裂。详该条。

唇燥裂

唇燥裂

口唇干燥皱裂,甚至破裂出血称“唇燥裂”,亦称口唇干燥。《证治准绳·杂病第8册》说:“唇燥则干,热则裂。”可见本病病因,主要为燥邪与热邪为患。有外感燥邪与内燥伤津不同。外感燥邪多见于秋冬季节,风冷劲急干燥,燥邪为敛肃之气,易伤肺金,以致皮肤、口唇干燥而皱裂。若素体阴虚,或温热病后伤津耗液,以致肺燥津伤,阴津不足,唇失濡润,也见燥裂。或过食辛辣厚味,脾胃积热,蕴结化火,火热伤津,脾阴不足,唇失荣华而燥裂。如《证治准绳·杂病第8册》说:“燥之为病,皆属燥金之化,然能令金燥者,火也……或大病而尅伐太过,或吐利而亡津,或食味过厚,辛热太多,醇酒炙肉,皆能偏助狂火,而损害真阴。”《类证治裁·卷6》也说:“唇病因火居多,凉药必兼发散,有心脾热唇口燥裂者……。”其辨证论治如下:
外感燥邪:多见于秋冬季节。症见面部皮肤腠理干涩,唇肌膜皲裂,裂缝干痂出血鲜红,遇水疼痛难受,全身皮肤亦干皱粗糙,口鼻咽喉均见干燥,毛发不荣,舌干红,脉细数。治疗,以外治法为主,可涂润燥护肤药物。或配合内服清燥凉润之剂,用桑杏汤加减。
脾胃热盛:症见唇部肌膜干燥皱揭,唇色赤,少见皲裂,口渴,口甘或臭,舌质红,脉数。治宜养阴、清热润燥,用清凉饮。如脾不化湿,湿浊久蕴化热上蒸者,唇肌膜皱揭而肿,糜烂流粘性液可用加味导赤散。如若思虑伤脾而成心脾亏损,症见心烦不得卧,健忘多梦,口唇色淡红而干燥,舌质淡嫩,脉细弱,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如热邪壅盛内传胃腑者,则热困中焦而化火,火性上炎,症见唇部肌膜红肿,灼热皲裂,裂甚出血,唇干舌燥,口焦臭,小便黄,苔薄黄,脉象洪数,可用清胃汤,大便秘结者可与凉膈散合用。
肺燥伤津:症见唇失濡润,色干无华,皱缩而使唇部肌膜干结,如痂皮状,皲裂不甚,裂纹表面有血丝渗出,唇色暗红,兼见舌红少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干咳无痰,脉细数等症。治宜清肺润燥,养阴生津,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外治方面,多用润燥护肤的药物涂敷患处,常用的药物有:橄榄烧灰研末,猪脂调涂唇部;桃仁研烂,猪油调敷唇皲裂处;甘油外涂唇部干燥处;黄连膏或紫归油外涂。

☚ 唇疽   茧唇 ☛
000200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