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哈姆雷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哈姆雷特

太深奥。

哈姆雷特

太深奥。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英国话剧,作者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601年。剧中描写了中世纪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向杀兄娶嫂并篡夺王位的叔父复仇的故事。在这部剧作中,莎士比亚刻画了哈姆雷特这个文艺复兴时代的英雄典型。他思想崇高而耽于思索,他接受父王幽灵的命令必须复仇。在整个复仇的过程中,他深感“时代脱节”了,想要“重整乾坤”。他这崇高但又虚妄的理想和一味沉思、忧郁的情绪,加上孤单的处境和行动方式,使他不能不在装疯和企图复仇的同时,一再怀疑、自责和拖延。他借演戏证实了国王有罪,却放弃复仇的机会,又因为误杀大臣使自己陷入被动,尽管他靠机智扭转了局面,却终因禀性善良中计被刺,而只在死前结果了元凶——篡位的叔父。这部剧作因为极其深刻地概括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每 一代人的心中都激起深深的回应。哈姆雷特已成人类文学史上最富审美性格的形象之一。剧作从结构到语言都严整而优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互充实,达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戏剧顶峰。

☚ 威尼斯商人   奥赛罗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1601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故事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
悲剧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留学德国时,他的叔父克罗迪斯毒死其父亲,骗娶其母,并篡夺了王位。哈姆雷特回国后,老国王鬼魂显灵,告诉他事情的真相,并嘱其复仇。为拯救国家并报父仇,他决心担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于是他佯装疯子,经过与克罗迪斯的种种较量,终于弄清真相,毅然举剑刺死奸王,自己亦被毒剑刺死,与仇人同归于尽。他临死前揭发了克罗迪斯的阴谋,并请求朋友霍拉旭把这一切转告世人。
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文学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整个剧本通过哈姆雷特与以克罗迪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时代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表现了人文主义者渴望开明王权政治的思想,鼓舞人民与反动统治做不妥协的斗争。
剧本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以其思想的丰富性、情节的曲折性、性格描写的鲜明性和复杂性,以及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力,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哈姆雷特》剧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尔王 ☛

哈姆雷特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在复仇过程中,既坚强勇敢,又犹豫不决;既善于思考,又耽于行动;内心充满了矛盾,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人物。


哈姆雷特

见“文学”中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悲剧。莎士比亚作。写于1601年。取材自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描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父王骗娶母后并篡位登基的叔父克劳狄斯进行复仇的故事。影射16世纪英国社会的恶行败德,反映人文主义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及自身的局限和弱点。情节曲折生动,语言丰富多采,人物性格复杂鲜明。为莎氏最杰出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五幕悲剧。英国莎士比亚著。描写求学德国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时,因其父王鬼魂显现,方知叔父克劳狄斯乃是杀父娶母、篡夺王位的罪魁祸首,决心为父复仇并负起拯救丹麦的重任。后采用装疯演戏等方法证实了奸王的罪行。克劳狄斯自知真情败露,遂挑动首相之子雷欧提斯与王子决斗。比武时,两人均中剑身亡。其作虽取材于12世纪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所著《丹麦史》,但经作者改编,真实反映了16世纪伊丽莎白统治末期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愿望。艺术上集中体现了莎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之一。有中译本。

☚ 威尼斯商人   唐璜 ☛
000068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