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哀鸿遍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哀鸿遍野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 哀鸣嗷嗷。维此哲人, 谓我劬劳。维彼愚人, 谓我宣骄。” 【故事】: 由于周厉王的专横, 致使广大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周宣王继位。把到处流浪的老百姓又聚集起来,使其安居。老百姓对号称为“中兴之主” 的周宣王感恩戴德, 在田野劳动时就唱起歌来。他们劳动时看到天上的鸿雁在飞, 听到鸿雁的悲哀叫声, 便起兴而歌:“我们以前也和你们一样, 到处哀乞求食, 可我们现在好了。虽然劳苦,却能安居了。我们高兴得唱呀唱呀。知道我们的人, 是说我们劳动得高兴而歌唱;不知道我们的人, 还以为我们是闲着没事, 宣扬我们的骄傲呢!”《鸿雁》是劳者歌其事,歌其流浪后获得安居的。 【意思】: 哀鸣的大雁遍于田野。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 没有目的地飞着, 悲哀地叫着。比喻不得安居的流民到处都是。亦作“哀鸿满路”。 【古例】: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海录·道光戊申》:“本年江湖泛涨……哀鸿遍野,百姓其鱼”。清·洪升《长生殿·收京》:“堪惜,征调千家,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陆地《瀑布》:“眼看豺狼当道而不问,耳听哀鸿遍野而不闻,在这种情况下,倘若自己离乡远去,投奔异国,于公,则见义未能勇为,见死而不救;于私,则难免畏罪潜逃,为士大夫之耻。”峻青《壮志录》:“清光绪,并不是什么很久远的年代,活到现在的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还记得那一段悲惨的日子。……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哀鸿遍野;饿殍遍野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 哀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灾民或难民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哀鸿:指哀鸣的大雁。野:原野。)〈例〉在旧中国,每逢荒年,老百姓便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饿殍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饿死的人到处都是。(饿殍:饿死的人。)〈例〉1929年,瘟疫流行,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辨析 都有非常凄惨的意思;都用于人;都常用于书面语;都常作谓语、定语、分句。 “哀鸿遍野”是比喻性成语;着重指到处都是流亡灾民;语义程度较轻;一般用于国家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或发生战乱灾荒的情况下人们遭遇苦难的状况;用作贬义。“饿殍遍野”是直陈性成语;着重指到处都是已经饿死的人;语义程度较重;多用于由于灾荒年景造成的惨状;中性。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哀鸿遍野 悲鸣的大雁布满了原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蔡廷锴自传·困苦之年》:“接曲江各同乡会来函称,广东东江、潮梅、海陆丰、惠来及西江四邑灾情极重,各地~,每日饿死以千百计。”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变式〕哀鸿遍地 〔近义〕饿殍遍野 〔反义〕安居乐业 〔连用〕嗷嗷待哺 赤地千里 饿殍载道 民不聊生
哀鸿遍野比喻人民流离失所。梁启超《新罗马》: “嗳呀,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 哀鸿遍野(反)民康物阜 哀鸿遍野、百孔千疮[千疮百孔]、疮痍满目[满目疮痍];春色满园[满园春色]、万紫千红○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比喻在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惨景|~,让人悲戚 |爆发了千年罕见的洪水,一时间~|~,民不聊生|连年战争,~|烽火连天,~。 ○百孔千疮bǎi kǒng qiān chuāng比喻破损不堪,弊病很多: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的小船在大海中飘摇|这座美丽的城市,在战争年代变得~|敌人虽经整编,但仍~,矛盾甚多,困难甚大|她的家曾经是~的家|是谁把一个~的国家从热火里救出来?也说〖千疮百孔〗。 ○疮痍满目chuāng yí mǎn mù比喻遭到严重破坏:眼看大好山河变得~|鲁迅对于~的祖国,充满着切肤之痛|尸骸遍地,~,商业凋敝,人民流离。也说〖满目疮痍〗。 ●春色满园chūn sè mǎn yuán原形容春天的景色充满整个花园,现在也比喻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落英缤纷,~|~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爱的祖国气象万千,~。也说【满园春色】。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原形容百花争艳的春景,现在也比喻繁荣兴旺、无限美好的景象:等闲识得东风面,~总是春|建国之初,生机勃勃,虽然百废待兴,但也出现了~的局面|~、缤纷多彩的世界|她凝望着被装扮得~的美丽圣诞树。 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哀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到处都是呼号呻吟、流离失所的灾民。鸿:大雁。 ☚ 祸殃 暗礁险滩 ☛ 生活无着的人 生活无着的人到处流浪或行踪不定的人:浪人 流浪者 ☚ 处境困穷的人 受害的人 ☛ 惨状 惨状饥民哀号求食的惨状:鸿嗷 ☚ 凄惨 凄凉 ☛ 哀鸿遍野成语。比喻由于战争或天灾造成的流离失所的难民遍及四野。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鸿嗷嗷。”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戊申》:“哀鸿遍野,百姓其鱼。” 哀鸿遍野比喻由于战争或天灾造成的流离失所的难民遍布四野。哀鸿:哀鸣的大雁,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诗经·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哀鸿嗷嗷。”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戊申》: “哀鸿遍野,百姓其鱼。”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a land (/the countryside) swarming with famished refugees;disaster victims moaning everywhere;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处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disaster victims everywhere,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a land swarming with famished refugees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解义】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灾民呻吟、呼号,流亡各地。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指灾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哀鸿遍野周夷王的太子姬胡,从小就喜欢积攒财物。他有一个好朋友荣夷公,治理一方的政绩虽然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可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却令其他诸侯羡慕不已。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鸿:大雁。哀鸣着的鸿雁布满了原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áo)嗸。”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释义】形容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悲鸣的大雁布满了原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蔡廷锴自传·困苦之年》:“接曲江各同乡会来函称,广东东江、潮梅、海陆丰、惠来及西江四邑灾情极重,各地~,每日饿死以千百计。” 灾民到处都是哀鸿遍野;哀鸿遍地格式 比喻式。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民康物阜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哀鸿:凄惨地鸣叫的大雁。哀鸣的大雁布满了原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鸿:大雁。遍:遍及。野:原野。《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嗸:同“嗷”。后以“哀鸿遍野”喻指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哀号的灾民。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哀鸣的大雁布满了原野。比喻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灾民。也作“哀鸿遍地”、“哀鸿满路”。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解义】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灾民呻吟、呼号,流亡各地。 哀鸿遍野āi hónɡ biàn yě哀鸿: 鸣叫声凄惨的大雁,比喻无家可归的人。到处是饥饿难耐无家可归的流民。指老百姓遇上灾荒、战乱,失去家园,四处流浪。金庸《书剑恩仇录》:“只是适逢黄河水灾,~,小弟也无心赏玩风景。” 哀鸿遍野ai hong bian ye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指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灾民。语本《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哀鸿遍野ai hong bian ye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指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灾民。语本《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哀鸿遍野 赤地千里āi hóng biàn yě;chì dì qiān lǐ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灾民;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形容灾民到处都是,土地大片荒芜。峻青《壮志录》:“清光绪,并不是什么很久远的年代,活到现在的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还记得那一段悲惨的日子……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的惨象。” 哀鸿遍野 饿殍载道āi hóng biàn yě;è piǎo zài dào饿殍:饿死的人;载:充满。形容国家衰败,灾民和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吴晓丛《骊山阅尽大唐兴衰》:“诗人杜甫自京师赴奉先(今陕西蒲城县)省亲,一路所见,关中各地已是~,而此时的骊山脚下,依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āi hóng biàn yě;mín bù liáo shēng聊生:赖以生存。指国家衰败,到处是灾民,百姓无法生活下去。陈荫荣《兴唐传》第一三回:“罗春一想,我闯荡江湖,处处刀兵水火、~,天下没有一个不骂昏君杨广的。” 疮痍满目 哀鸿遍野chuāng yí mǎn mù;āi hóng biàn yě疮痍:创伤;哀鸿:哀鸣的大雁,喻灾民。形容满眼都是由于战乱或天灾造成的创伤,大量的灾民随处可见。李宗仁《回忆录》第六十章:“政府在收复失地的失尽人心,莫此为甚;国家在大兵之后,~。” 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鸿:雁。哀鸿:哀鸣的大雁。野:原野,郊外。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难民到处都是。 4S42【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到处都是无家可归、呻吟呼号的灾民。哀鸿:惨叫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野:田野,郊外。 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主谓〕 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语本《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蔡敦祺《林则徐》9章:“人道苏杭繁华甲天下,果然不错。灾荒之年固然~,可是若治理得当,不需三几年便复了元气。” 哀鸿遍野;疮痍满目 哀鸿遍野;疮痍满目āi hóng biàn yě;chuāng yí mán mù【上】鸿:鸿雁。田野里到处是哀鸣的大雁。比喻到处都是啼饥号寒、流离失所的灾民。 ☚ (二)危局乱象 邦国殄瘁;苍生涂炭 ☛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哀鸿:惨叫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遍野:遍布郊外。即到处是啼饥号寒,无家可归的灾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嗸同 “嗷”。也作“哀鸿遍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