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哀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哀思》

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协和医院移往中央公园的时候,我也杂在鹄立道旁的数万人中瞻望。我听了那沉雄的军乐,看了那在微风中飘荡着的白幡,和在幡下走着的无组织,无秩序,三三两两,男男女女,臂上系着黑纱,胸前戴着一枝白纸花的千千万万的人们(大多数是少年人们),我已经觉得心中一阵酸痛,眼泪便涌到眼眶子里了。

我想到我只见过孙先生两面,也是在民众对他表示他们的景仰的时候,不过那两次是欢迎,这一次却是哀悼了。

在民国没有成立以前,孙先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神话传说里的人物。就是民国已经成立,那时的神话传说还并不减它们的势力。我还记得有一个冬烘先生在民国元年找吴稚晖先生求事——并且要在孙先生的临时政府里求一事——他说,他早就知道孙先生是不凡的人物。有一年孙先生乔装了一个施药郎中率了一只黑狗到常熟,被人识穿了。知县派了五百名大兵去捉拿他。他们把孙先生团团围住了,孙先生不慌不忙,吹了一口气,脚下便生了一朵白云,腾空而起,一直飞到上海跑马厅,才落下来。这是他亲眼看见的。

那时我初进中学校,听了这种话,还不懂得笑,只觉着生气。可是我所知道的孙先生其实也模模糊糊的,只不过靠着些报纸上的照相和不大可靠的记载。此外吴先生那时有几句话,在我心中留了很深的印象,使我觉得孙先生的伟大的人格。他说,革命党得了志,他们的面目全变了。始终保持着本来面目,没有染着一些官僚习气的,只有寥寥的几个人,尤其是孙中山先生。他又常说,孙先生的度量真大,有许多曾

经在患难时背弃他的,现在来了,他仍旧一视同仁的看待他们。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孙先生,是在南京临时政府取消,孙先生下野的时候。我还记得一个下午特地到沪宁车站去,到时车站里面已经人山人海,拥挤不堪,那时弱小无力的我再也没有方法可以进门。我只好立在车站外的道旁人中等待着。在听见了欢迎声和军乐声的多少时以后,我便见几辆汽车慢慢的从车站出来:为首的一辆中,坐着一个穿着很整齐的西服的人,他的温文端正的面容,光光的头发,八字须子,一望而知是孙中山先生。他举起了高顶的丝帽,面上微微露着温蔼可亲的笑容,可是不几秒钟便过去了。

我第二次看见孙先生是在第一次的后几天。上海新舞台特别演一晚戏,欢迎孙先生。那天楼上招待,楼下还是卖座。我那晚跟了吴先生,也坐在一个侧面的包厢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孙先生走进他的中间包厢的时候,楼上楼下的人都站了起来,戏台后的演员,有的化装已完,有的还没有化装,有的化装方一半,也都出来立在舞台上;他们首先举起帽子,呼万岁,楼上楼下的人都应和着,把我的眼泪都止抑不住的叫出来了。

我还记得那天演的是《波兰亡国恨》。可是我的眼光大约在戏台上的时候还没有在中座包厢的时候多吧。大约因为觉察着我如此,所以吴先生忽然在我肩上拍了一拍,立起身来向孙先生的包厢走去,我见了也就跟着。他走到那包厢的后面便立住了。我起先以为他同孙先生说话去呢,此时才知道是让我就近处看看他。我就立在那里,一直到孙先生起身出去。中座包厢中只坐着两个人,中山先生和他的公子哲生先生。他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眼光直注在戏台上。他的秀美的面容,优娴的态度,完全表现出一个书生政治家来。政治家像孙先生这样的有气魄而无架子的,我到欧洲以后还偶然见过,在中国可以说没有。

孙先生身后站立的人渐渐的多了,他走的时候,已经立满了人。他见了相熟的人,或是握一握手,或是笑一笑,出去了。他的声音我还是没有听见过。

孙先生灵柩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正回想着民国元年的记忆。四周的人一挤,把我挤醒了。我正见八九个孙先生的老朋友,老党员,抬着灵柩向前走着,我的眼泪真要夺眶而出了。

我在人丛中挤了出来,归途想到我所见的都是下台时的孙先生。民国元年那一次,正是他第一次下政治舞台,这一次(末一次)非但下政治的舞台,并且是下人生的舞台了,世界不是一个舞台么?相隔十余年,每次下台,都有千千万万的人欢迎着或是哀悼着,孙先生之外还有什么人有这种魔力?孙先生在国人心中的势力是怎样来的呢?我想,与其说因他的功业,还不如说因他的伟大的人格吧?

(1928年新月书店《西滢闲话》)

赏析伟大的人格!

谁有如此伟大的人格?唯有孙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不是神,他并不能在五百大兵的围困中,不慌不忙地吐气成云,腾空而起,一直从江苏的常熟飞到上海的跑马厅。但他却实实在在征服了千千万万的民众,包括作者自己。那鹄立道旁瞻望先生灵柩的数万男女,那一枝枝自由而放的白纸花,那一阵心痛和满眼的泪水,无疑地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作者就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先生人格的伟大——普通和崇高。一方面,先生是革命党的领袖,著名的政治家,得志时始终能保留本来面目,不沾官僚习气,失意时仍能温文尔雅。一方面,先生是位活生生的、有常人情感的普通人,胸襟开阔,能够原谅那些曾经背叛他的“朋友”;又十分的和蔼可亲,和民众能作心灵上的交流。所以他是一位“有气魄而无架子”的书生政治家。

文章叙述具体,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充分地表现出孙中山的崇高形象和自己的敬仰、怀念之情。在构思上,作者以两次见到孙中山为线索,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历史和现实汇聚一点,使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极易引发人的联想和共鸣。先生下台了,包括政治舞台和人生舞台,但都受到千千万万的人欢迎和哀悼。难道我们不下台吗?显然每个人都会下台的,只怕都难以具有先生的这种魅力,都难以具备这种伟大的人格。在语言上,作者运用常人的口吻,不加修饰,不显做作,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寓于寻常的“谈话”之中,寓于寻常的词语之中。朴实的语言表现朴实的情感,使情感更深、意味更长。这既是一种“返璞归真”、“大巧若拙”的艺术手法,也是作者纯熟运用语言的才能的显露,是一种过硬的基本功。

哀思āisī

(对死者)悲痛思念的感情。

哀思āisī

〈名〉悲痛思念的情感:寄托哀思│不尽的哀思。
【同义】哀伤│悲痛│思念。

哀思āisī

悲痛、怀念的感情。
【组词】对先烈的哀思︱表达我们的哀思
【例句】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 伟人邓小平的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无限哀思。
【近义】哀伤︱哀痛︱悲哀
【反义】欢乐︱快乐︱喜乐

哀思āisī

【释义】
悲哀思念的感情。

【色彩】
褒义。

【近义】
哀伤︱思念。

【反义】
欢乐。

【扩词】
无尽的哀思︱寄托哀思︱表达哀思。

【造句】
 ❍ ~绵绵,泪水涟涟,表达不尽我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
 ❍ 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哀思āi sī

❶ 动词。沉痛的怀念,多用于贬义。
【例】 对着三个帮助中国建设而不幸付出了宝贵生命的日本专家,中国工人围着他们的遗体悼念哀思,低头流泪。(碧野《樱花开放》)
❷ 名词。悲哀、痛苦的思想感情,多用于贬义。
【例】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思情

思情

思念父母的感情:陟屺之望 陟屺之瞻 陟屺之恋 陟屺之戚 陟屺之叹
对已故父母或祖先的悲伤思念之情:霜露之悲
对亡母的思念之情:杯棬之慕
客居异地、思念亲人的孤寂之情:巴山夜雨 夜雨巴山
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红豆相思 相思红豆
恋人的思念之情:蒹葭(蒹葭之思)
盼望亲人归来的思念之情:倚闾之思
相思之情:心犀
男女相思情深如负孽债:相思债
妇女思所爱之情:闺情
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之情:春树暮云
离别思念之情:折麻
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云树之思
男女间的离别相思之情:雨恨云愁 云愁雨恨 云愁雨怨
久别思念之情:阔情
久别以来蕴积的思念之情:阔积
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很深:离情万缕
悲伤的思念之情:哀思(寄托~) 怆思
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刻骨相思入骨相思
极为深沉的思念之情:伫结之情
到死都还存在的思念之情:终天之思
思念的心情迫切:一日三月
思念盼望的心情迫切:日思夜盼
彼此相隔遥远,日夜倍增思念之情:月明千里
(思念之情:思情)

☚ 各种思念   思乡之情 ☛

情思

情思

情想 心肝
作诗的情思:骚肠
男女情思:琴心
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风情月思 风情月意 月情云思
女子萌生了求偶的情思:有女怀春
春心,情思:柳思
离别的情思:别情 别魂 别绪
惜别时的绵绵情思:离绪 离端
远游的情思:海怀霞想
遗留下的情思:遗丝
哀伤的情思:泣绪
哀痛的情思:悲心
悲哀的情思:愁情 哀思
悲哀沉痛的情思:哀悃
美好的情思:艳思 艳意 丽思
清雅美好的情思:清思
绮丽的情思:丽情
纯真的情思:琼思
高远的情思:遥情
深远或高雅的情思:幽情 沉情
男女幽情:楚云湘雨 楚雨巫云 楚雨湘云 楚梦云雨 楚天云雨
豪壮的情思:壮思
冶荡轻佻的情思:倡情冶思
鄙陋的情思:野思
情思牵萦:蝉娟 蝉媛
情思绵绵,永无休止:恨如芳草
情思耗尽:春蚕丝尽
(情意,情感,心思:情思)

☚ 情意   各种情意 ☛

悲伤

悲伤

戚(戚惨) 痛 哀(哀戚;哀慽;哀顿;哀思) 怆(怆伤;怆怀;怆悢;悼怆;凄怆;摧怆;伤怆;悲怆) 怊 悷 悕 悢(悢悢) 恓(恓恻;恓怆;孤恓) 怵 恻伤 酸伤 悲恓 悲剥 怛伤 怛悼 怛惕 怛惋 惨惕 伤悲 伤摧 惨伤 辛伤
悲伤的意念:哀念
哀念死去的人:伤逝
悲伤的心情:悲绪 哀心
悲怆之情:愤气
忍不住产生悲伤之情:悲从中来
悲伤和喜悦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悲喜交加 悲喜交切 悲喜兼集 悲喜交至 悲喜交集 悲喜交并 悲欣交集 哀喜交并
又悲又喜:悲喜 忻戚 欢楚
悲伤与欢乐:悲欢 咷笑 凄悦
悲伤和快乐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哀乐相生
个人的悲伤:私痛
心里悲伤:惨然
眼泪哭干,内心悲伤:目眢心忳
内心沮丧而悲伤:暗伤
惊骇而悲伤:惕伤 惊怆
忧戚,哀戚:隐戚
怀着悲伤:含悲 含伤 含怆
叹息悲伤:叹悲
感叹悲伤:叹伤
感慨悲伤:慨伤 感怆
懊恼悲伤:懊伤
羞愧悲伤:惭悲
疑虑悲伤:疑怆
怨恨悲伤:怨思
凄凉悲伤:凄(凄怆;凄然;凄其) 憀栗凄如 情凄意切
恐惧悲伤:惕伤
惊恐悲伤:惊惨
追念悲伤:追摧
暗中悲伤:暗伤
悲伤而不高兴:衋然不乐
悲伤而有节制:哀而不愠
悲伤而不伤害身心:哀而不伤
悲伤不安:凄惶 恻促
快乐到极点,悲伤的事情就会发生:乐极哀来 极乐生悲 乐极生悲 乐极悲生 乐极还悲 乐极悲来 乐极哀生 乐极生哀 乐极灾生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极哀生 乐尽哀来 乐尽悲来 乐终而悲 泰极生否 泰极而否
由欢喜变为悲伤:转喜为悲 转喜生悲
(伤心难过:悲伤)

另见:伤心 难受 痛苦 哭 流泪

☚ 悲伤   忧伤 ☛

哀思āi sī

悲哀,悲伤。《北史·隋宗室诸王传》:“作《零陵赋》以自寄,其词~~。”

哀思

sad memories(of the deceased);grief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