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咽鼓管吹张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咽鼓管吹张术

咽鼓管吹张术

这是经咽鼓管将空气吹入中耳,来检查咽鼓管通畅度或进行治疗的方法。轻度咽鼓管狭窄时进行吹张,既能纠正鼓室负压,且可于多次吹张后,使管腔恢复通畅。鼓室急性炎症后或鼓室成形术后施行此法,可防止鼓室粘连。常用方法如下:
捏鼻鼓气法
亦称自行通气法。患者自己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孔,并将口闭紧,用力呼气。如咽鼓管通畅,患者能感觉有气进耳,顿时出现耳胀闷感。检查能见鼓膜膨隆。本法还可变通作定量测压法,即Hartmann法。将血压计通至水银柱的橡皮管,连接一橄榄头,塞入患者一侧鼻孔,再嘱患者用拇指堵塞另侧鼻孔,然后如上法呼气。为求结果精确,最好检查者观察鼓膜,助手观察水银柱读数。以鼓膜开始膨隆瞬间的读数作为该管的阻力。治疗前、后的咽鼓管阻力数据的对比,对判断疗效有一定价值。本法的缺点为鼻咽腔气压骤增时,可使管的软组织壁紧贴软骨壁而形成活瓣作用,出现管完全阻塞的假象。
吞咽吹张法
患者口内含水,检查者将听管的一端放置自己的外耳道,另一端放入患者外耳道内后,用一手持吹张球,另一手将球的管嘴塞入患者一侧鼻孔,并用拇指压迫鼻翼以阻塞对侧鼻孔,然后嘱患者吞咽口内含水(若不含水,也可发“开”的声音)使软腭关闭鼻咽腔的同时,压迫橡皮球、空气即经咽鼓管进入鼓室。检查者可自听管听到进气声,如无声或有狭窄声,示管有阻塞。此法虽较简便,但两侧咽鼓管同时受到吹张,不宜用于单侧咽鼓管阻塞患者。


吞咽吹张法


导管吹张法
为较准确的吹张法,可单独吹张一侧,但受检者的痛苦较大。必需的器械是咽鼓管导管及橡皮球,导管的直径为1.5~3.5mm,可按受检者的鼻腔宽窄而选用。首先对同侧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附近粘膜表面进行麻醉。检查者站在患者前面,同上法接好听管,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导管后端,开始插入前鼻孔时,管体(长轴)与地面几乎垂直,使弯端与鼻底平行,并沿鼻底缓缓送入,边送边将管体轻轻抬起。当管的弯端进入鼻咽腔时,管体即可呈水平位。此时有两种方法寻找咽鼓管咽口,一种是将导管的弯端送到咽后壁,有触壁感觉时即将管抽出约1cm,然后将管的弯端轻轻向外转90度,使其顺着咽鼓管的咽皱襞及腭皱襞滑入咽口。再将导管略向外上方转动,其前端即可进入咽鼓管咽口。此时用吹张球在导管后端口打气吹张。如从听管中听到进气声,则示导管位置正确。凭进气声来判断狭窄与否。反复吹张数次以达到治疗目的。另一方法是将导管弯端送入鼻咽后内转90度,然后拉出稍许,以使其弯端和鼻中隔后缘接触,再将导管弯端向下向外转180度后,其前端即可进入咽鼓管咽口。操作时忌用暴力,以免损伤局部粘膜,并引起局部气肿。
鼓膜穿孔时,可通过鼓气耳镜或连橄榄头橡皮管的注射器自外耳道施加正、负压,来粗略地判断咽鼓管通畅度。也可用有刻度而内有水柱的“U”形玻璃管来作定量测定。其法为用两根长约1m左右的玻璃管,两管下端用橡皮管连接,然后注水入管,使水柱约达半管位,将一根玻璃管固定在墙上,另一管可以上下移动。以cm为单位划好刻度,贴在固定管后面的墙上。固定管上口接一橡皮管,后者另一端接一耳塞,嘱患者将其紧塞被测耳。此时检查者可缓缓举起未固定的玻璃管,则固定管内形成正压水柱差,记录水柱开始起落的读数。反之,检查者可放低未固定的玻璃管,使管内形成负压水柱差,观察患者做吞咽动作时,水柱是否移动及移动的幅度读数。若咽鼓管阻塞,则正负压时水柱均无明显移动。如正压不通,负压随吞咽可通者,一般示咽鼓管鼓口有活动性息肉阻塞。



导管吹张法


此外,对鼓膜穿孔者,还可在患耳内滴入色素剂或荧光素等,并用肉眼或仪器观察咽壁有无液体经过咽鼓管流出,来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
对鼓膜完整者还可通过电子仪器,自前鼻孔发出某一频率的声波,并在外耳内接收记录,根据接收量来判定咽鼓管的通畅度。但鉴定咽鼓管阻塞的较可靠方法是气压舱实验。还可用声阻抗测定咽鼓管功能。
☚ 耳局部用药方法   鼓膜穿刺术 ☛
000119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