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咸宁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咸宁县志湖北地方志。清陈树南修,钱光奎纂。八卷,首一卷。树南,号筱园,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同治进士。官咸宁知县。光奎字少白,邑人。岁贡,候选训导。咸邑志创明天顺,至清同治凡三修。是志博访周谘取前志存者互为参订,并考省通志,成于光绪八年(1882)。二十五万七千余字。分疆域、建置、职官、食货、学校、人物、艺文、杂志八门。含乡里、山川、湖泉、井洞、市镇、古迹、坟墓等九十一目。其中疆域志十五目,首载舆图并图说。山川记相山、东皋等六十余山岭;水港、潭、泉等四十余水体。职官首上谕、次官制,三列表,末为名宦传凡三十余人。旧志艺文附载多杂,今慎采择,首制诏以尊辰翰;次表疏、次记序,碑文、杂著等以资考证。其制诏一,表疏八,记四十七,序二十八,对考证该地历史、建筑、古迹等均有价值。有光绪八年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嘉庆)咸宁县志陕西地方志。清高廷法等修,陆耀遹等纂。二十六卷,首一卷。廷法,浙江静海人。嘉庆举人,曾官咸宁知县,商州知州;耀遹字绍闻,号劭文,江苏武进人。贡生,官训导。有《续金石萃编》。咸宁志创修于明万历,不传,康熙七年有黄家鼎修志,内容简略,高氏遂邀耀适等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修成此志,约三万八千字。正文为疆域山川经纬道里城郭坊社图和历代疆域水道城郭宫室名胜图;继为纪事沿革、职官、选举表;地理、田赋、祠祀、衙署、学校、陵墓、经籍、金石诸志;良吏、列传、忠节、孝友、义行、儒学、文艺、隐逸、方技、列女十传。共计十五门,地图绘制精审,并有文字说明,对了解古代黄土高原的城市建设、水利设施及名胜古迹颇有意义。地理志记骊山、终南山和坝水等,尤详于各渠灌田亩数。陵墓、经籍、金石三志叙事详切,每记均引古籍证之。人物诸传内容最多,几占全书三分之一。条理井然,记事较确,语言典雅,并能对古迹陵墓可疑者悉为辨正,并存原文。对后人随意所增八景、十景尽行删去。实为清代名志。有嘉庆二十四年刻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及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高峰《陕西地方志考略》(《陕西图书馆》1982年创刊号)于此志有所论及。 咸宁县志❶十二卷,清何廷韬修,王禹锡纂。何廷韬,字毅庵,辽东沈阳 (今东北沈阳)人,由官荫官咸宁知县。王禹锡,字耐庵,本县人,任山东长山丞。明顺天时,学博伍福始修县志,纪载凡例皆扼要。万历三十三年(1605),县令王元炳、邑人孟养浩重修县志,辑成六卷。康熙三年,何廷韬莅任,以志久失修,事实更变,而未敢私附编纂之役。适值续修三楚全志,征邑志于各州县,遂延王禹锡等搜集旧志,专加编辑,书成。康熙四年 (1665)刻印。全书十二卷,无凡例,分五十八类,其星野、舆图、形胜、方域、乡里、公署、城池,各自为类;学校,附学制、职役、庙制、官舍、学田、书院、乡饮;秩记,附名宦、乡贤、坛壝; 山川,附湖潴; 田赋至人物列传,三十二目,又各自为类; 艺文,记疏铭诗,各体分列;文昌阁别立一门,不附于古迹、祠祀类,而阁中赋序铭记,分为子目。此志纲目混淆,次序紊乱,而旧志简略,无所依据,急就成书,未曾细为参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