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咳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咳血

病名。
❶又称嗽血。见《济生方》。指咳嗽有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 “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赤水玄珠》卷九: “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张氏医通·诸血门》: “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如外感风热者,症见喉痒干咳,血出鲜红,或痰少带血,口干鼻燥,或身热骨楚,脉浮数。治宜祛风宣肺,润燥宁络,用桑杏汤、千金麦门冬汤加减。肝火犯肺者,症见干咳阵作,痰少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刺痛,心烦易怒,头胀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润肺,和络止血,用柴胡连梅散或泻白散合黛蛤散。
❷指呼吸道出血而少痰者。《景岳全书·杂证谟》: “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参见嗽血、失血条。本病证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部结核、肺癌等疾病。

咳血

见《丹溪心法》。由咳嗽时血随痰出,痰血相杂,或痰中带血丝,或纯血无痰。因血液来自气管、肺泡,未经消化,故多鲜红色。风热伤肺而咳血者,多有发热、喉痒、咳嗽、痰中带血等。肝火犯肺引起咳血者,咳嗽时胸胁牵痛,痰中带血,大便干燥。

咳血kéxuè

证名。见《济生方》。指血因咳嗽而出, 或痰中带血, 或纯血。又称嗽血、咳嗽血。多因外感风邪不解, 化热化燥, 损伤肺络, 或肝火犯肺所致。《医林绳墨·血论》: “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 因外感者, 症见喉痒咳嗽, 痰中带血, 口干鼻燥, 或身热骨楚, 治宜祛风清肺, 宁络止血, 可用千金麦冬汤( 《千金方》: 麦冬、桔梗、桑白皮、半夏、生地、紫菀、竹茹、麻黄、甘草、五味子)、桑杏汤等方加减。肝火犯肺者, 症见咳嗽阵作, 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 胸胁刺痛, 心烦易怒, 便干, 舌红,苔黄, 脉弦数, 治宜泻肝清肺, 和络止血,可用柴胡连梅散( 《血证论》: 柴胡、人参、黄芩、甘草、黄连、白芍、当归), 或泻白散合黛蛤散。本症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咳血ké xuè

hemoptys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