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咖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咖啡kāfēi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结深红色浆果,种子炒熟磨成粉,可做饮料。产在热带和亚热带。 咖啡kāfēi❶ 〈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白色花,结红色浆果,浆果内有两颗种子,种子炒熟后磨成粉,可以做饮料。 咖啡kā fēi❶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英]coffee。1819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Ⅱ》“咖”条:“咖: This character is in vulgar use.Kea fei咖啡,coffee.Kea-la-pa咖喇吧vulgar name given to Java.” 咖啡 咖啡当独处的时候,表示此刻的孤独和梦想。与朋友相聚的时候,表示与朋友分享情感,以暂时融入彼此的感情世界。总之,在现代人看来,象征柔情与坚强主宰自己的生命。 ☚ 桃子 点心 ☛ 咖啡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 (咖啡、可可、茶叶) 之一,其故乡在埃塞俄比亚,“咖啡”一词就来自该国“咖法”这个产区地名译音。海南省栽培咖啡的历史,始于琼海市华侨何麟书、儋州市华侨区慕颐、区干寅等在海南兴办琼安、侨殖两家种植公司之后,于1908年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引进咖啡种籽,在琼海市石壁镇和儋州市那大镇试种成功的,以后又相继推广到文昌、澄迈、万宁、保亭和三亚市等县市。目前海南岛是我国生产咖啡的主要基地。咖啡香浓味美,具有提神醒脑、舒心活力之功能。在海南省,从城市到乡镇,从大街到小巷,到处都有咖啡茶座,到处都是咖啡飘香,饮上一杯馨香馥郁的咖啡,旅途舟车之劳便会顿然清除。 咖啡coffeeCoffea L.,茜草科,咖啡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重要饮料作物。原产热带非洲。主产国有巴西、哥伦比亚等;中国海南、台湾、云南、广东等地有种植。叶对生,革质,长卵形而尖。花单生或腋生的花束,白色,具芳香。核果椭圆形,深红色,内含种子2粒。世界上主要种类有:阿拉伯种(C.arabicaL.),又称小粒种,产品味香醇,栽培面积最大;利比里亚种(C.liberica Ball.),又称大粒种,产品味浓烈,刺激性强,栽培面积不大;罗巴斯塔种(C.robusta Liaden.),又称中粒种,产品味浓而香,刺激性强。核果去皮脱壳,所得种子即为咖啡豆,经焙炒研细即为咖啡粉。除作饮料外,还可提取咖啡碱作麻醉、利尿、强心剂。 咖啡茜草科咖啡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阿拉伯。有2000余年栽培史。分为小粒种、中粒种和大粒种3个栽培品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单叶对生、核果、通常含2粒种子。中国1998年咖啡种植面积1.63 万hm2,咖啡豆总产6237 t。 咖啡 咖啡Kafei茜草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波状,具短柄;托叶宽三角形。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花白色,芳香。浆果椭圆形,长12-16毫米。原产热带非洲。我国华南、西南有引种栽培。种子含咖啡碱等生物碱,炒熟及磨粉制成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消费量最多,比茶叶多4倍,比可可多3倍;咖啡碱在医药上为镇痉剂和兴奋剂。我国引种的咖啡主要有大粒种、中粒种和小粒种,其中以小粒种品质最佳。 咖啡 ☚ 车前 葫芦科 ☛ 咖啡 咖啡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海南省是我国咖啡的主要产地之一。清末从东南亚传入。文昌市南阳乡石人坡村,有一棵“咖啡树王”,是1898年华侨邝世连引种的,至今果实累累。澄迈县是我国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之一。万宁县的兴隆咖啡驰名海内外。 ☚ 竹筒饭 重庆市 ☛ 咖啡 咖啡咖啡种子经过焙炒、研细而制成的一种饮料。咖啡(Coffea)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热带非洲。在我国广东、云南等地也有栽培。种子经过焙炒,研细加工成咖啡粉,即可作为饮料。咖啡种子里含有一种咖啡碱,饮用一杯后,约5分钟即可渗透到全身,能使人兴奋3~5个小时而不感觉疲劳。饮用咖啡不仅能加强心脏跳动,使血管扩张和加速新陈代谢,而且还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增进食欲。但习惯于大量饮用咖啡的人,突然停止饮用,有人便会出现头痛、烦躁、血压下降、喜怒无常、爱发脾气。只要喝进1~2杯咖啡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这是“上瘾”的表现。如长期无节制饮用咖啡,不但诱发血压持续升高、精神不安和冠心病,还能使血清胆固醇值提高。老年人应适当控制饮用,更不宜随意给儿童饮用。 ☚ 可可 果汁 ☛ 咖啡coffe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