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蜉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蜉蝣fú yóu虫名,寿命短者几小时,长者六七日。李程《赠毛仙翁》:茫茫尘累愧蜉蝣,强把蜉蝣望列仙。 蜉蝣 蜉蝣《诗经·曹风》篇名。为曹诗四首中之第一首。《毛诗序》云:“《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朱熹《诗序辨说》则谓“言昭公,未有考”。今人以为此诗可能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曹国大夫,为忧伤其君臣醉生梦死,徒好衣裳楚楚,不知国亡将在旦夕而作。全诗三章,章四句,重章歌唱。以朝生暮死而又羽翼美艳的昆虫蜉蝣,喻曹国君臣奢侈华靡而无远虑,形象生动贴切。 ☚ 匪风 候人 ☛ 蜉蝣
【注释】 ①蜉蝣(fu you福游):一种小昆虫,又名“渠略”,寿命极短,一般朝生夕死。夏天阴雨时破土而出,其成虫的羽翅薄而透明。楚楚:衣服鲜明整洁貌。②於:古“乌”字,何。③采采:华丽貌。④掘阅:穿穴。掘,穿。阅,穴。古时“阅”、“穴”通用。⑤说(shui税):止息。 【译文】 像那蜉蝣的翅膀,衣裳是那样的鲜亮。我的心是何等忧伤,何处是我归宿的地方? 像那蜉蝣的羽翅,衣服是那样的华丽。我的心是何等忧伤,何处是我的归息? 像那蜉蝣刚穿出地穴,贵族的麻衣洁白如雪。我的心是何等忧伤,何处是我的归歇? 【集评】 《毛诗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七) 汉·郑玄:“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胁,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然。”(《毛诗正义》卷七) 唐·孔颖达:“作《蜉蝣》诗者,刺奢也。昭公之国既小而迫胁于大国之间,又无治国之法以自守,好为奢侈而任用小人,国家危亡无日,君将无所依焉,故君子忧而刺之也。好奢而任用小人者,三章上二句是也。将无所依,下二句是也。三章皆刺好奢又互相见。首章言衣裳楚楚,见其鲜明。二章言采采,见其众多。卒章言麻衣,见其衣体。卒章麻衣是诸侯夕时所服,则首章是朝时所服及其余衣服也。二章言众多,见其上下衣服皆众多也。首章言蜉蝣之羽,二章言之翼,言有羽翼而已,不言其美。卒章乃言其色美,亦互以为兴也。”(《毛诗正义》卷七) 宋·朱熹:“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而欲其於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诗集传》卷七) 清·牟庭:“《毛诗》谓蜉蝣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以此为兴者,此言人生长久,而作计不如蜉蝣,乃有蔑弃礼法,解衣而裸,放达为高,不自修饰,颓薄风俗,为可忧也。《传》文简略,语意自明。卫宏作《序》乃曰:‘刺奢’。郑笺亦云:‘群臣皆小人,徒整饰其衣裳,如渠略然。’皆失毛意,相与反戾。孔疏亦不知其意异,而强以序笺之说为毛诗说,非矣。……《蜉蝣》,刺裸裎而游也。”(《诗切》,齐鲁书社,1983年版) 清·方玉润:“《序》谓‘刺奢也’。《集传》改为:‘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均与诗旨未当。盖蜉蝣为物,其细已甚,何奢之有?取以为比,大不相类。天下刺奢之物甚多,诗人岂独有取于掘土而出、朝生暮死之微虫耶?即以为玩细而忘远虑,亦视乎其人之所关轻重为何如耳。若国君则所系匪轻,小民又何足轻重?但曰时人,诗岂必存?曹既无征,难以臆测,阙之可也。”(《诗经原始》卷之八) 近·闻一多:“忧字本训心动,诗中的忧往往指性的冲动所引起的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与现在忧字的涵义迥乎不同。处、息、说,都有住宿之意。这三句等于说‘来同我住宿!’这样坦直、粗率的态度,完全暴露了这等诗歌的原始性。在下二句中,作者表示纯然自居于被动地位,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式的女子心理。”(《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今·陈子展:“《蜉蝣》,盖曹之破落贵族公子大夫之流,忧伤其君臣徒好衣裳楚楚,不知国亡将在旦夕而作。《序》说刺曹昭公之奢,亦不为误。”(《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对这首诗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从诗题和诗意看,蜉蝣是一种朝生暮死的飞虫,以此为喻而咏爱情,并不能给人以美感,恐怕视为爱情诗难以成立。“刺裸裎而游”,于诗意不符。若确指为刺曹昭公之奢,恐怕也于史无证。高亨的解释比较切合诗意。这当是一首咒骂曹国统治贵族死在眼前而依然奢侈享乐,并慨叹自己将来不知何所归宿的怨刺诗。诗以有羽翼之美而朝生暮死的蜉蝣比喻曹国统治贵族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非常贴切,非常形象。三章诗均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反复咏叹,哀怨之情溢于言表。 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蜉蝣》一诗,是诗人面临巨大社会变革,感到精神家园崩溃而唱出的一首哀歌。它哀叹了人生的短促,哀叹了短促人生的未知归宿,哀叹了感到短促人生未知归宿时精神上的失落感。 全诗三章,反复吟咏,诗意重叠。每章诗的开头两句都以蜉蝣起兴。诗人描绘了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生命极其短暂的小虫形象。它那振飞的“羽”“翅”,“楚楚”“采采”,真是又体面,又华美,但是,刚刚“掘阅”出世的蜉蝣,就已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了。诗中“掘阅”一词为穿穴而出之意,“阅”同“穴”。所以,在诗人眼里的蜉蝣,是那样令人伤感,乃至它身上华美的半透明的双翅,都让人想到丧葬时所穿的如雪的麻衣。紧接着“引起所咏之辞”每章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由彼及此,由蜉蝣联想到自身的抒情议论。诗人感叹人生短促也如蜉蝣,进而表达了不知哪里为人生归宿的迷惘。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至此,蜉蝣不仅在诗中用于起兴,而且意在譬喻了。 为什么诗人会发出这种人生短暂的哀叹? 这当然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春秋中叶,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由于生产力日益发展,私田越来越多,地主阶级逐渐兴起,奴隶主贵族走向没落。旧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旧的社会观念被打破,奴隶主贵族的安乐暇逸也将彻底被打破。精神支柱倾斜了,带来了内心世界的不平衡,造成了一种朦胧迷惘的失意。的确,那些作威作福、锦衣华盖、体面而堂皇的贵族,正如蜉蝣一般面临着朝不保夕、不知身死何处的命运。他们的精神如在旷野里漂泊流荡,找不到自己的家园。这个家园当然不是指的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园,而是内心的家园、生命的根本。 叶适曾这样评价《诗经》:“美而非谄,刺而非讦(攻击),怨而非愤,哀而非私。”其中“哀而非私”用于《蜉蝣》一诗十分恰切。它不是一人一姓之哀,它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产生的一种较普遍的情绪体验,一种思而不得其因的危悚。 人是不能没有精神家园的。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家园,但是在寻不到精神家园或精神家园忽然崩溃之后,都会产生共同的不幸与焦虑。这种不幸与焦虑往往表现在对人生易老的感叹上。白居易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便是明证。李白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同样是诗人在坎坷竭噘之中寻找精神家园的感叹。 现代人也是一样,在节奏加快,竞争加强,周围一片嘈杂、充斥着诸多刺激的情况下,不知什么时候,也许会忽然间触景生情,面对着一片星空、一棵老树、一片落英、一条溪水,就会感慨于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渴望着一种素朴与安宁。可见,这种情绪体验一直沿续到今天。 《孟子·离娄》中说:“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则未有能动者也”。所以,《蜉蝣》一诗传百代而不衷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 (托尔斯泰《艺术论》)。它已经超出了社会、阶级、地域的界限,成为整个人类所共有的艺术财富。从这个角度看来,蜉蝣这种小虫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的情感公式,成为一种能立刻直接唤起人们内心相同情感的东西。因而,蜉蝣在诗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出比兴的范畴了。我们今天读《蜉蝣》绝不会为了哀叹奴隶主贵族的没落,而是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体验作品中复杂微纱,有时还是难以言传的一种审美情感。 基于诗人寻求精神家园的情绪体验,诗人对于蜉蝣的描绘有独到的匠心。他抓住蜉蝣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抓住蜉蝣生命力表现得最集中、最有力的双翅,抓住了双翅最突出的整洁鲜明、光艳华丽等特征,只用了“楚楚”、“采采”、“如雪”等寥寥数词的摹状,便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诗人有意将蜉蝣的这些生动的特征与暮之将死的短暂生命力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造成一种令人惊悸的强烈的悲剧效果。这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只有传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的新的感情的艺术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蜉蝣》是真正的艺术品。 《蜉蝣》蜉蝣之羽,(一) 蜉蝣的翅膀, 衣裳楚楚。(二) 漂亮的衣裳。 心之忧矣,朝生暮死心忧伤啊, 于我归处! 哪儿是我归去的地方! 蜉蝣之翼,蜉蝣的羽翼, 采采衣服。(三) 华丽的外衣。 心之忧矣,朝生暮死心忧伤啊, 于我归息! 哪儿可以让我安息! 蜉蝣掘阅,(四) 蜉蝣多光泽, 麻衣如雪。麻衣白似雪。 心之忧矣,朝生暮死心忧伤啊, 于我归说! (五) 哪儿可以让我安歇! 注 释 (一)朱熹:“蜉蝣,渠略也;似蛣蜣,身狭而长角,黄黑色。” (二)毛亨:“楚楚,鲜明貌。” (三)朱熹:“采采,华饰也。” (四)毛亨:“掘阅,容阅也。” 吴闿生:“掘阅,双声字。《传》云:掘阅,容阅也。当必古有此语,而后世失之。《谷风》《传》亦曰:‘阅,容也。’容阅,犹《孟子》之言容悦。二字连文成义,言其容采悦泽也。” (五)朱熹:“说,舍息也。” 注 音 蜉fu浮 蝣you游 说shui税 蜉蝣蜉蝣之羽, 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 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 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 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 于我归说? 蜉蝣抖动着闪闪发光的羽翼,炫耀自己的美丽,穿着楚楚动人的衣裳。我的心痛苦忧伤,担心着我们的下场。 蜉蝣舒展开双翅飞翔,炫耀自己的漂亮。穿着多彩的新衣裳。我的心里痛苦忧伤,担心着我们的归宿。 蜉蝣穿洞凿穴来人间,穿着洁白如雪的麻衣。我的心多么痛苦忧伤,担心着我们的末日。 《蜉蝣》三章,章四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毛序》 曰:“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宋人朱熹认为此说依据不足,他在《诗集传》中说:“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他认为: “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清人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或谓刺共公,或谓刺负羁,皆臆测。”今人或认为这是一首叹息人生短促的诗;或认为这是一首表述男女恋情的诗。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一位女子大胆地向男友表达爱慕的情歌,他在《风诗类钞》中说:“这样坦直、粗率的态度,完全暴露了这等诗歌的原始性。在下二句中,作者表示纯然自居于被动地位,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式的女子心理。”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平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为尧舜故地,民风纯正,多君子。后来富而无教,更生骄奢之习,政衰。此诗作于曹之将没之时,统治者们过着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穿着高贵华丽而又多姿多彩的新衣裳,营建宫廷馆舍,一味追求物质享乐,却不知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久不理朝政,使国家日趋衰落,有见识的士大夫眼见国家一天天地没落衰亡,故作此诗,以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作者是位热情的爱国者,他时刻关心着老百姓的疾苦,眼见国家一天天地衰败破落,他日夜忧思悲伤,为老百姓的命运前途担忧,发出国破家亡何所归的哀叹。作者以辛辣的笔调,无情地嘲讽沉溺于物质享乐中的统治者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虫一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不知自己的末日已经来到。以朝生暮死的蜉蝣,讽喻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本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蜉蝣之羽翼为起兴,无情地嘲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绝没有好下场。作者借朝生暮死的蜉蝣只知炫耀自己鲜明美丽的羽翼,不知死之将至,指责在位的统治者只知穿着华丽多彩的新衣裳,去炫耀自己的高贵和富有,不知国家日益衰亡,自己的末日就要来到,进而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和老百姓的生死存亡。作者借着自然界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作者以物比人,将穿着华丽服装只知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比作朝生暮死空有一对美丽羽翼的蜉蝣,暗示着统治者的末日就要来到,对一味追求奢侈生活却不知死在旦夕的统治者是个辛辣的讽刺。作者运用反复咏叹的手法,极力渲染“心之忧矣”的浓烈思想感情,深深叩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蜉蝣 蜉蝣[原文] ☚ 曹风 候人 ☛ 蜉蝣 蜉蝣fúyóu昆虫名。成虫生命极短,羽翼透明。《曹风·蜉游》一章: “蜉游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游,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楚楚,鲜明貌。”《尔雅·释虫》: “蜉游,渠略。”郭璞注: “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陆玑《草木疏》: “通谓之渠略,似甲虫,有角大如指,长三四寸。” ☚ 雎鸠 歇骄 ☛ 蜉蝣fúyóu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一年至五六年,成虫常在水面飞行,寿命很短,往往数小时即死。 蜉蝣fúyóu〈名〉生活在水中的一种昆虫,成虫寿命极短。 浮游;蜉蝣◉ 浮游fúyóu 动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諸小目 > 蜉蝣 蜉蝣 fúyóu 亦作“蜉蝤”,亦稱“渠略”、“朝生”。昆蟲名。體細弱,生水上,成蟲長數分,翅透明,腹末有尾鬚兩條,略同體長,常於夏天日落後近水群飛,壽短者數小時,長者六七日。以其體輕善飛,故稱。又以其多飛略渠上且多朝生夕死,故有别稱。《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傳:“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戰國策·秦策》:“不壽於朝生。”高誘注“朝生,蜉蝣也。”《漢書·王襃傳》:“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另一說爲蜣螂一種。《爾雅·釋蟲》:“蜉蝣,渠略。”晉·郭璞注:“似蛣蜣,身狹而長,有角,黄黑色,叢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蜉蝣,方土語也,通謂之渠略。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陰雨時地中出。”《方言》第十一“蜉䖻”郭璞注:“似天牛而小,有甲角,出糞土中,朝生夕死。”按清·錢繹謂“蜉蝣”乃“復育”之轉,似蟬蟲;“蟝𧐯”与“蜣螂”聲近,且亦出糞土中,故以爲蜣螂之一種。參閱《方言》第十一“蜉䖻”錢繹疏。 蜉蝣 (《毛詩品物圖考》) 蜉蝣fú yóu〖名词〗 蜉蝣(-yóu)❶ 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诗经·曹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羽:指翅。) 各种昆虫 各种昆虫能飞翔的昆虫:蜎飞 蜎蜚 ☚ 昆虫 常见的昆虫 ☛ 酒 酒酒(酒兵;酒浆;酒军;酒醪;酒醴;汗酒;米~;啤~;果~;黄~;素~;烧~;鲁~) 酉(三酉) 酏 酿(酿酝;春~;家~) 醠 曲(曲酒;曲米;曲君;曲生;曲蘖;大曲;糟曲;曲道士;曲先生;曲米春;曲居土;曲秀才) 麴(麴生;麴君;麴酒;麴道士;麴先生;麴秀才) 蚁(蚁酒;蚁尊;春~;游蚁;玉蚁;浮蚁;香蚁;绿蚁;杂蚁;冰蚁;玉蚁;雪蚁) 饮 露(花露;璚露) 杯(杯中物;杯中之物;杯中绿蚁) 甕(甕醅) 篘 爵 酌(清酌;薄~) 醯 篘 阿吉 圣人 甜娘玉泉 玉尊 玉斝 玉觞 玉蛆 玉泉 红友 甘液 云液 云觥 云腴 春物 春酎 春盎 春瓮 春旆 杜康 黄娇 黄流 黄汤 烂肠 醉泥 春泥 狂水 狂药 甘波 金波 金蕉 美禄 天禄(天禄大夫) 雪乳 雪香 绿酃 桑落 屠苏 索郎 真珠 醍盎 醍醐 鹤觞 雷觞 魔浆 酪浆 糟浆 觞醳 浮蛆 清英 升斗 琥珀(琥珀酒) 琼腴 君子觞 壶中觞 壶中物 尊中物 忘忧物 忘忧君 销忧物 销忧药 消愁物扫愁帚 快活汤 钓诗钩 般若汤水棉袄 太和汤 泰和汤 东西玉玉东西 错煮水 错着水 错认水阿剌吉 里牵绵 另见:酒席 酒具 酒器 酒杯 斟酒 敬酒 劝酒 酒人 喝酒 酒醉 ☚ 烟 各种酒 ☛ 各种生命 各种生命幸存下的生命:余生(虎口~;劫后~) 残生 ☚ 生命 人命 ☛ 蜉蝣fú yóu虫名。昆虫纲的一目,其成虫的生存期极短。《寿世青编》:“勿以身命等蜉蝣,如灯蛾之扑焰,自损其躯哉!” 蜉蝣 蜉蝣《诗·曹风》篇名。《诗序》谓“刺奢”之作,因曹国国小邦危,其君无法自守,其“好奢而任小人”,故作此诗刺之。全诗3节12行。各节都用比的格式写成。首节前2行用朝生暮死的蜉游之花羽比喻那些醉生梦死的君臣们鲜丽的锦衣,描写他们奢侈而无心于建国大业,将寿命不长。各节的三四两行以重叠格式在反复咏叹中深深感动读者。 ☚ 罪恶的黑手 鲍照 ☛ 蜉蝣mad-fl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