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咂酒;咂麻酒;咂嘛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咂酒;咂麻酒;咂嘛酒tsa21/ma21tɕiəu53za21/ma21jiu53一种家酿的以通节细竹管或芦管、麦秸、藤枝等入坛吸饮的浊酒。明弘治 《贵州图经新志》卷九《永宁州·风俗》: “食生咂酒: ……酿大麦、苦荞、荑稗为酒,不蒭缩,筒吸而饮,余与乌蛮同。”万历《营山县志》卷六《艺文志》 录唐臣 《题道林寺 (俗名茶坪)》之三: “一箸葫芦甘似蔗,三杯咂酒暖如春。”清乾隆十七年《大邑县志》卷三《风俗》: “酒之家酿者,有常酒、甜酒、烧酒、咂酒、薏苡、高粱等酒。” 同治九年《会理州志》卷十《风土志·物产》: “咂酒,用蜀黍蒸熟拌曲,贮小磁坛中,月余乃成,入水数斗,纳竹管咂而饮之。”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芦酒曰咂酒。”原注: “杨慎曰: 芦酒,以芦为筩,吸而饮之,今之咂酒也。又名钩藤酒。见《溪蛮丛笑》: 杜甫诗: 芦酒多还醉。即此。”亦作“咂麻酒”、“咂嘛酒”。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酒 (三则)》:“若四川之咂麻酒,勿饮可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谷之四·酒》: “秦蜀有咂嘛酒,用稻麦黍秫药曲,小罂封酿而成,以筒吸饮。谷气既杂,酒不清美,并不可入药。” 明李实《蜀语》:“筩酒亦曰咂嘛酒○以稉米或麦粟粱黍酿成酒,熟时以滚汤灌坛中,用细竹筩通节入坛内咂饮之。咂去一杯,别去一杯热汤添之,坛口是水,酒不上浮,至味淡乃止。”乾隆五十一年《射洪县志》卷一《时序志·风俗附》: “民间多制咂嘛酒,用秔米入酒曲少许,拌制贮小磁坛中,黍稷粱粟皆可用以酿酒,月余始熟。客至待酌,取热水满贮,以细竹旁通窍,入坛底吸饮。……然此酒川中多有之,亦不独射邑为然。” 民国十七年《大竹县志》卷十二《物产志》: “咂嘛酒,以糯米兼黍粟酿之,贮以小坛,泥封其口,饮时入锅煮沸,内灌开水,以笔管大竹竿空中而椶包一端,直插坛中,两两对坐,先后吸饮,味醇而甘,客多有设至十数坛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