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命Mì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中文大字典》援引 《姓苑》亦收; 《姓氏考略》注云: “出於燧人氏臣知命。”此当以名为氏。

命mìng

❶生命,性命。枚乘《七發》:“久執不應,大命乃傾。”禰衡《鸚鵡賦》:“託輕鄙之微命,委陋賤之薄軀。”
❷命運。《漢書》賈誼《鵩鳥賦》:“命不可説,執知其極。”蔡邕《述行賦》:“不得其命者甚眾。”
❸差使。揚雄《長楊賦》:“秋,命右扶風發民入南山。”邊讓《章華臺賦》:“於是招宓妃,命湘娥,齊倡列,鄭女羅。”
❹命令。揚雄《長楊賦》:“高祖奉命,順斗極,運天關。”
❺告。揚雄《甘泉賦》:“于是乃命群僚,歷吉日,協靈辰。”班婕妤《擣素賦》:“改容飾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
❻呼。班婕妤《擣素賦》:“清寡鸞之命群,哀離鶴之歸晚。”
❼名,稱作。枚乘《七發》:“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论语·宪问》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孟子·万章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下》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传·象传》


 乐天知命故不忧。
 

《易传·系辞传》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易传·说卦传》


 【评】命,是人力所无可奈何的,是环境对于人为的裁断,人当知命安命。
 节遇之谓命。
 

《荀子·正命》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旬子·天论》


 【评】荀子认为命是节遇,是莫之致而致之者。人也不能止于俟命,而当设法利用命。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力曰:若如是言,我固无功于物,而物若此邪,此则若之所制邪?命曰: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朕岂能识之哉?
 

《列子·力命》


 【评】列子认为,人力不能改变命,命亦非人智所能预知。万物皆有命。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乎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其求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庄子·大宗师》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庄子·德充符》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庄子·人间世》


 【评】庄子认为命是人所不能决定的,人当知命才是达德。他的命的思想体现了道家的特色。
 “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故夫富贵若有神助,贫贱若有鬼祸。命贵之人,俱学独达,并仕独迁;命富之人,俱求独得,并为独成。贫贱反此,难达难迁,难得难成,获过受罪,疾病亡遗,失其富贵,贫贱矣。是故才高行厚。未必保其必富贵;智寡德薄,未可信其必贫贱。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逾。故夫临事知愚,操行清浊,性与才也;仕宦贵贱,治产贫富,命与时也。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知者归之于天,故坦荡恬忽。……命贫以力勤致富,富至而死;命贱以才能取贵,贵至而免。才力而致富贵,命禄不能奉持,犹器之盈量,手之持重也。器受一升,以一升则平,受之如过一升,则满溢也;手举一钧,以一钧则平,举之过一钧,则踬仆矣。前世明是非归之于命也,命审然也。
 

汉·王充《论衡·命禄》


 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夫性与命异,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恶而命吉。……性自有善恶,命自有吉凶。使命吉之人,虽不行善,未必无福;命凶之人,虽勉操行,未必无祸。
 《传》曰:说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谓本禀之自得吉也。……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
 

汉·王充《论衡·命义》


 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弱寿夭,谓禀气渥薄也。
 人有命,有禄,有遭遇,有幸偶。命者贫富贵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以命当富贵,遭当盛之禄常安不危;以命当贫贱,遭当衰之禄,则祸殃乃至,常苦不乐。遭者遭逢非常之变。若成汤囚夏台,文王厄羑里矣。以圣明之德而有囚厄之变,可谓遭矣。变虽甚大,命善禄盛,变不为害,故称遭逢之祸。……历阳之都,长平之坑,其中必有命善禄盛之人,一宿同填而死。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幸者谓所遭触得善恶也。获罪得脱,幸也;无罪见拘,不幸也,执拘未久,蒙令得出,命善禄盛,天灾之祸,不能伤也。偶者谓事君也。以道事君,君善其言,遂用其身,偶也;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退远未久,上官禄召,命善禄盛,不偶之害,不能留也。故夫遭遇幸偶,或与命禄并,或与命禄离。
 

汉·王充《论衡·气寿》


 民治与乱,皆有命焉。国之安危,皆有命时,非人力也。……故世治与贤圣之功,衰乱非无道之致。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
 

汉·王充《论衡·治期》


 【评】王充的命的思想含义广泛。他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前定。生死寿夭,贵贱贫富,皆由命定。命是人力所无可奈何的。
 命者何谓也?人之寿也,天命已使生者也。命有三科,以记验。有寿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随命,以应行。寿命者,上命也,若言文王受命唯中,身享国五十年。随命者,随行为命,若言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矣。……遭命者,逢世残贼,若上逢乱君,下必灾变暴至,夭绝人命,沙鹿崩水袭邑是也。
 

汉·班固《白虎通义·寿命》


 【评】《白虎通义》认为命有三科,即寿命、遭命、随命。
 义命合一存乎理。
 

宋·张载《正蒙·诚明》


 天所命者通极于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性通乎气之外,命行乎气之内。气无内外,假有形而言尔。故思知人不可不知天,尽其性然后能至于命。
 

宋·张载《正蒙·诚明》


 命禀同于性,遇乃适然焉。……行同报异,犹难语命,可以言遇。
 

宋·张载《正蒙·乾称》


 命其受,有则也。……尽性穷理而不可变,乃吾则也。天所自不能已者谓命。
 穷理尽性,则性天德,命天理,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故论死生则曰:“有命”,以言其气也;语富贵则曰“在天”,以言其理也。此大德所以必受命,易简理得而成位乎天地之中也。所谓天理也者,能悦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悦且通,则天下必归焉。不归焉者,所乘所遇之不同,如仲尼之继世之君也。“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者,正谓天理驯致,非气禀当然,非志意所与也。
 

宋·张载《正蒙·诚明》


 【评】张载认为命是自然而不可变不能已之常则,亦即天理,命是受之于天的,且贯于形体之中。认为既有命又有遇。
 命者所以辅义,一循于义,则何庸断之以命哉?若夫圣人之知天命,则异于此。
 

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


 贤者惟知义而已,命在其中。中人以下,乃以命处之。如言“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知命之不可求,故自处以不求。若贤者则求之以道,得之以义,不必言命。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合言有数。直到不得已处,然后归之于命可也。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五


 问:命与遇何也?先生曰:人遇不遇,即是命也。曰: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岂命一乎?曰:是亦命也。只遇著白起,便是命当如此。又况赵卒皆一国之人。使是五湖四海之人,同时而死,亦是常事,又问:或当刑而王,或为相而饿死,或先贵后贱,或先贱后贵,此之类皆命乎?曰:莫非命也。既曰命,便是不同,不足怪也。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


 【评】程颢、程颐对于命的认识与孔孟的观点有所不同,尽管也认为命是人力所无可奈何的,但他们更注重于人的自身努力。
 有人禀得气厚者则福厚,气薄者则福薄;禀得气之英华者则富盛,衰飒者则卑贱;气长者则寿,气短者则夭折。此必然之理。
 

宋·朱熹《朱子语类》四


 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长久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天有那气,生一个人出来,便有许多物随他来。
 问得清明之气为圣贤,昏浊之气为愚不肖,气之厚者为富贵,薄者为贫贱,此固然也。然圣人得天地清明中和之气,宜无所亏欠,而夫子反贫贱,何也?岂时运使然耶?抑其所禀亦有不足耶?曰:便是禀得来时不足。他那清明,也只管得做圣贤,却管不得那富贵。禀得那高底则贵,禀得厚底则富,禀得长底则寿,贫贱夭者反是。夫子虽得清明者以为圣人,然禀得那低底薄底,所以贫贱。颜子又不如孔子又禀得那短底,所以又夭。
 

宋·朱熹《朱子语类》四


 【评】朱熹认为,命是生来即已决定的,人的生死寿夭、富贵贫贱皆由于气禀。气禀的如何,则人的命如何。
 圣人赞天地之化,则可以造万物之命,而不能自造其命。能自造其命,则尧舜能得之于子;尧舜能得之于子,则仲尼能得之于君。然而不能也。故无有能自造其命者也。造万物之命者,非必如万物之意欲也。天之造之,圣人为君相而造之,皆规乎其大凡而止。……毅然造之而无所疑,圣人以此可继天而为万物之司命。安之危之,存之亡之,燕越不同地,老稚不同时,刚柔不同性,规乎其大凡,而危者以安,亡者以存。……乃若欲自造其命,……则恶乎其可也?……弗能造也,受之而已。受之以道,则虽危而安,虽亡而存,而君相之道得矣。……唯圣人为能达无穷之化。天之通之,非以通已也;天之塞之,非以塞已也。通有塞,塞有通。命圆而不滞,以听人之自尽,皆顺受也。……天命之为君,天命之为相,俾造民物之命。己之命,己之意欲,奚其得与哉?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君相可以造命论》


 【评】王夫之认为人可以为天下造命,但不能为个人造命。圣人能造民物之命,而个人之命惟有受之。无论命如何,都有顺受之道。
 或问:“祸福皆命中注定,信乎?”先生曰:“不然。地中生苗,或可五斗,或可一石,是犹人生之命也。从而粪壤培之,雨露润之,五斗者亦可一石;若不惟无所培润,又从而蟊贼之,摧折牧放之,一石者幸而五斗,甚则一粒莫获矣。生命亦何定之有!夫所谓命一定者,不恶不善之中人,顺气数而终身者耳;大善大恶固非命可囿也,在乎人耳。”
 圣人以一心一身为天地之枢纽,化其戾,生其和,所谓造命回天者也。其次知命乐天,其次安命顺天,其次奉命畏天。造命回天者,主宰气运者也;知命乐天者,与天为友者也;安命顺天者,以天为宅者也;奉命畏天者,懔天为君者也。然奉而畏之,斯可以安而顺之矣;安而顺之,斯可以知而乐之矣;知而乐之,斯可以造而回之矣。若夫昧天、逆天,其天之贼乎?
 

清·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评】颜元认为人生虽然有所谓命,但可由人力而改变。对于命,人应当持有造命的态度。

命-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命,使也。”命,命令。《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1.通“名” ming
[例一] 《广雅·释诂》三:“命,名也。”王念孙《疏证》:“命即名也。名、命古同声同义。”《吕氏春秋·察今》:“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命,名称。命通“名”。
[例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命世,著名于当世。命通“名”。
命,明母、耕部;名,明母、耕部。明母双声,耕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慢”man
[例] 《礼记·大学》:“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注:“命读为慢,声之误也。举贤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轻慢于举人也。”命,轻慢。命通“慢”。
命,明母、耕部;慢,明母、元部。明母双声,耕、元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呴
  • 下一篇:和

命mìng

❶命令,政令。《唐风·扬之水》三章:“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鲁诗》:“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王先谦《集疏》:“大命,谓昭公有征讨曲沃之命,不可告人,惧以漏师获咎也。”《大雅·荡》一章:“疾威上帝,其命多辟。”毛《传》:“疾,病人矣;威,罪人矣。”郑《笺》:“疾病人者,重赋敛也。威罪人者,峻刑法也。其政教又多邪辟,不由旧章。”《大雅·烝民》二章:“天子是若,明命使赋。”毛 《传》:“若,顺;赋,布也。”郑《笺》:“是顺从行其所为也,显明王之政教,使群臣施布之。”
❷赐命,命令。《小雅·采菽》三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郑《笺》:“只之言是也。古者天子赐诸侯也,以礼乐乐(lè)之,乃后命予之也。”《大雅·假乐》一章: “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说文》:“命,使也。”段玉裁注:“命者,发号也,君事也。”毛《传》:“申,重也。成王之官人也,群臣保右而举之,乃后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周颂·臣工》一章:“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庤,zhì,准备。钱镈,jiǎnbó,锹锄。铚,zhì,短小的镰刀;艾,yì,芟草的大剪刀。此句:敕命我的群臣,准备好镰刀和锄头,共同察看收获的情况。
❸天命。《大雅·文王》一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孔《疏》:“周虽是旧国,其得天命维为新国矣。”《大雅·大明》四章: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毛《传》:“集,就。”郑《笺》:“天监视善恶于下,其命将有所依就。”《周颂·敬之》一章:“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郑《笺》:“天乃光明,去恶与善,其命吉凶不变易也。无谓天高又高在上,远人而不畏也。”
❹策命,封爵封地。《鲁颂·閟宫》三章:“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郑《笺》:“东,东藩鲁国也。既告周公以封伯禽之意,乃策命伯禽,使为君于东。”策,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记其语于简册。

☚ 贫   舍 ☛

读音m·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眉病切,去,映韵。
❶命令。
❷给与。
❸生命;性命。
❹命运。
❺取名;命名。

上一条: 下一条: 𠇮

命酩mǐnɡ

❶ 教诲。例:这娃懑,教~了来回,都学不会!
❍ 这事他怎么也弄~不清,得请教人。
❷告诉;奉告。例:告~状、告~书。
❍ 劝~他。
《广韵》:“命,教也。”《尔雅》:“命,告也。”

〔ming〕mib.
命令 〔ming ling〕mib linb.
命名 〔ming ming〕 chudnbut.
命运 〔ming yun〕mib.
命中 〔ming zhong〕bangdzhaos.

ㄇㄧㄥˋmìng3476裂痕。徽语。安徽绩溪〖〗。只碗挨佢打了条~这碗被他打得有了裂痕。灯谜。江淮官话。江苏涟水〖〗。

命ming

❶命令。成语:“惟命是从”。《荀子·臣道》:“从~而利君谓之顺,从~而不利君谓之谄(chan)。”(君:国君。谓:叫做。谄:奉迎。)
❷指派,差遣。《左传·隐公元年》:“~子封帅车二百乘(sheng)以伐京。”(子封:人名。乘:一车四马为乘。伐:攻打。京:地名。)
❸命名。《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曰‘卒’。”(不更:秦时爵位名称,为第四级。)

*𠇮❶-
mìng

❶命令
 △ ~部队返回|遵~。
❷命运
 △ ~不由天。
❸生命;寿命
 △ 救~|长~百岁。
❹给予或确定(名称、题目等)
 △ ~名|~题。

命mìng


❶生命,生物的生活能力:~脉︱~案︱人~︱民~︱卖~︱寿~︱挣~︱奔(ben)~︱拚(pan)~︱效~︱舍~︱致~︱要~︱低~︱偿~︱请~︱饶~︱亡~︱逃~︱度~︱救~︱活~︱老~︱死~︱毕~︱丧~︱毙~︱殒(yun)~︱没~︱短~︱一~呜呼︱亡~之徒︱人~关天︱人~危浅︱性~交关︱安身立~︱草菅(jian)人~︱死于非~︱为民请~︱相依为~。
❷命令、指示与委派:~驾︱请~︱待~︱任~︱授~︱奉~︱受~︱衔~︱遵~︱奔(ben)~︱抗~︱矫(jiao)~︱辱~︱复~︱使~︱成~︱诰(gao)~︱敕(chi)~︱唯~是听︱疲于奔(ben)~︱耳提面~︱见危授~。
❸给予:~名︱~题︱~意。
❹认为:自~不凡。
❺迷信的人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定︱~运︱认~︱算~︱天~︱薄~︱苦~︱死~︱时乖~蹇(jian)︱听天由~︱乐天知~。
○~笔(执笔作诗文或书画)︱~中(zhong)(射中靶子或打中目标)。

命mìng

❶ 生命,性命:救命│命在旦夕。
❷ 寿命:命不长了│长命百岁。
❸ 命运或人的机遇、遭遇:算命│命里注定。
❹ 命令,指令:奉命前往│唯命是从。
❺ 发命令,下指示:耳提面命│命人速回。
❻ 起名,给予名称:命名│命题。

(11次)
❶命令;使令。~灵氛为余占之《离》 其~何从《天》 ~咎繇使听直《章·诵》 ~天阍其开关兮《远》
❷天命;天道。~有殷国《天》 皇天之不纯~兮《章·哀》 民生禀~《章·怀》 ~不可测《服》
❸命运。殷之~以不救《天》~则处幽吾将罢兮《章·思》
❹生命。实指上文提及的魂魄。上帝其~难从《魂》

命mìng

❶动词,告诉,告诫。《仪礼·士冠礼》:“宰自右,少退赞命。”郑玄注:“赞,佐也;命,告也。佐主人告所以筮也。”《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❷名词,命令。《天问》:“其命何从?”
❸天命,命运。《周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也。”朱熹《周易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天问》:“定周之命以咨嗟。”
❹帝王的诏令。《周礼·春官·典命》:“典命中士二人。”郑玄注:“命谓王迁秩群臣之书。”贾公彦疏:“凡言命者,皆得简策之命秩次也。命出于王,故云命谓王迁秩群臣之书,书即简策是也。”《惜往日》:“受命诏以昭诗。”
❺生命,寿命。《尚书·盘庚中》:“予迓续乃命于天。”孔传:“言我徙欲迎续汝命于天。”《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九叹·逢纷》:“原生受命于贞节兮。”

命ming

命案 命笔 命薄 命大 命定 命根 命官 命驾 命苦命令 命脉 命名 命题 命途 命相 命意 命运 命中 奔命 逼命 毕命1 毙命 薄命 偿命 成命 从命 催命 待命 抵命 度命 短命 非命 奉命 福命 复命 诰命2 革命 狗命3 害命 狠命 活命 救命 抗命 苦命 老命 卖命 没命 民命 拼命 请命饶命 人命 认命 任命 辱命 丧命 舍命 生命 使命 寿命 受命 授命 死命 送命 算命 逃命 天命 听命 玩命 亡命 效命性命 要命 殒命 挣命 致命 自命 遵命 命根子 命题画 命中率 革命家 绝命书 生命线 宿命论 致命伤 大革命 反革命 老革命 维他命 命不该绝 命大福大 命途多舛4 命若悬丝 命题作文 命在旦夕 命中注定 长命百岁 亡命之徒 惟命是从 性命交关一命呜呼 自命不凡 经济命脉 欣然命笔 安身立命 不辱使命草菅人命 耳提面命 俯首听命 拱手听命 红颜薄命 临危受命 临危授命 乐天知命 谋财害命 疲于奔命 身家性命 收回成命 死于非命 听天由命 为民请命 相依为命 政治生命 舍命陪君子 恭敬不如从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命ming

❶生命;性命:医生救了他一条~|俘虏跪在地上请求饶他的~。
❷命运:迷信的人们去算~,看他们的~是吉还是凶|祥林嫂一生,~太苦了|老人们常说婚姻是~里注定的,年轻人偏不相信。

命mìng

❶吩咐;指派:薛姨妈又~凤姐儿佈了菜来。(四一·937)(袭人)又~他哥哥去,或雇一乘小轿,或雇一辆小车,送宝玉回去。(十九·412)
❷命令:妾今奉警幻之~,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千情鬼。(六六·1609)我不过是奉太太的~来,妹妹别错怪我。(七四·1815)
❸给与名称: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字。(二·43)
❹性命: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长,终是废人了。(三一·709)
❺命运:我一个人是奴才~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不成! (十九·416)

❶猶“道”。《詩經·周頌·維天之命》: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鄭玄箋:“命,猶道也。”
❷謂王遷秩群臣之書。《周禮·春官·宗伯》: “典命: 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鄭玄注: “命,謂王遷秩群臣之書。”
❸教令,政令。《周禮·春官·大祝》: “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一曰詞,二曰命,三曰誥,四曰會,五曰禱,六曰誅。” 鄭玄注:“鄭司農云:命,《論語》所謂爲命,裨諶草創之。” 《禮記·坊記》: “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鄭玄注:“命,謂教令。”《禮記·緇衣》: “《甫刑》曰: 苗民匪用命,制以刑。” 鄭玄注:“命,謂政令也。”
❶告。《儀禮·士冠禮》: “宰自右,少退,贊命。” 鄭玄注:“命,告也。” 《儀禮·特牲饋食禮》: “祝命嘗食。” 鄭玄注: “命,告也。”
❺猶“性”。《禮記·檀弓下》: “骨肉歸復于土,命性也。” 鄭玄注: “命,猶性也。”
❻生之長短。《禮記·樂記》: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 鄭玄注: “命,生之長短也。”
❼教。《禮記·樂記》: “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鄭玄注: “命,教也。”
❽讀爲“慢”,聲誤。《禮記·大學》: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玄注:“命,讀爲慢,聲之誤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命依注音慢,武諫反。”
❾猶“書”。《易辨終備》: “帝王奉命永安治。” 鄭玄注: “命,猶書也。” (《漢學堂叢書》)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命
命  mìng

古代帝王按等級賜給臣子爵位與玉圭、服装、車馬等儀物之詔命,亦指所賜之物。《易·師》:“九二:王三錫命。”《國語·周語上》:“襄王使邵公過及内史過賜晉惠公命。”韋昭注:“命,瑞命也。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以爲瑞節也。”又:“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興賜晉文公命。”韋昭注:“命,命服也。”

命mìng

〖名词〗
一、命令(47)。《郑庄公戒饬守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尽管您有命令,寡人不敢过问。《齐桓下拜受胙》:孔曰:“且有后命”。——宰孔说:“后面还有命令。”《冯煖客孟尝君》: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冯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券都送给了欠债的那些老百姓。
二、命运(24)。《外戚世家序》:岂非命也哉。——难道不是命运吗?《李陵答苏武书》:命也何如! ——命运啊,怎么这样啊! 《进学解》:命与仇谋。——命运同仇敌相谋。
三、性命,生命(12)。《郑子家告赵宣子》:无所逃命。——无法逃命。《吕相绝秦》:成王陨命。——楚成王丧命。《诸稽郢行成于吴》:不可以授命。——不敢冒昧去送命。
四、使命(5)。《乐毅报燕王书》:以臣为不顿命。——认为我不会败坏使命。《路温舒尚德缓刑书》:然天不授命。——然而上天不授给他帝王的使命。《诸葛亮前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
五、天命(3)。《诸稽郢行成于吴》:乃无有命矣。——就没有天命了。《秦楚之际月表》: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不曾有接受天命这样地快!《秦楚之际月表》:非大圣孰能当受命而帝者乎? ——不是大圣人谁能在这里接受天命而成帝业呢?


命mìng

〖动词〗
一、命令,任命(31)。《郑伯克段于鄢》: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同时听他自己的指挥。《寺人披见文公》: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蒲城那一战,君王命令你过一夜到蒲城,你却马上就到了。《祭鳄鱼文》:以避天子之命吏。——来回避皇上任命的官吏。
二、命名,取名(1)。《展禽论祀爰居》:黄帝能成命百物。——黄帝能为各种事物取名。
三、嘱咐,委托(4)。《路温舒尚德缓行书》:故大将军,受命武帝。——所以大将军霍光接受了武帝的委托。《刑赏忠厚之至论》: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但是穆王还嘱咐他的大臣吕侯,告诉他审慎用刑。《吴山图记》:因命余记之。——就嘱咐我记下这件事。
四、告,报告(2)。《子产坏晋馆垣》:文伯复命。——文伯去回报意见。《公子重耳对秦客》:子显以致命于穆公。——子显把这种情况向穆公报告。

命mìng

❶ 命令,差遣。《左传·隐公元年》:“~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战国策·燕策三》:“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之。”《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同“措”。放置。)
❷ 发布的命令。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于危难之间。”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聚之,岁赋其二。”
❸ 帝王按官职等级赐给臣下的仪物。《国语·周语上》:“襄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
❹ 命运,天命。《论语·颜渊》:“死生有~,富贵在天。”宗臣《报刘一丈书》:“每大言曰:‘人生有~,吾惟守分尔!’”
❺ 生命,性命。《论语·先进》:“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死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悬于遂手。”
❻ 命名,取名。《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曰‘和氏之璧’。”白居易《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曰《琵琶行》。”
❼ 名,名称。《吕氏春秋·察今》:“东夏之~,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殊:不同。)

指派。张元济《与吴湖帆》:“~题尊阃遗句,亟思上报,因陡患感冒至今未愈,须少缓方能交卷。”徐悲鸿《与彭谷声》:“如~题字,自深欣幸。”

☚ 索   大命 ☛

*𠇮)ming

C3FC
❶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差遣:上级~我等速战速决/~令/~驾/~笔。
❷上级给下级的指示;指示:原地待~/奉~前进/为民请~/使~。
❸给予(名称等):~名/~题。
❹生命;性命:捡了一条~/丧~/救~/~脉。
❺命运;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该如此/苦~/认~/算~/宿~论。
❻生计;生存:相依为~。
❼寿命:可惜~不长/短~。

命运

命运

命(命分;命体;命理;命数;生命;时命;身命;道命;赋命;数命) 运(运气;运行;运道;运历;运数;生运;际运) 飞星 否桑 造化
命运与相貌:命相
年寿命运:年命
帝王或国家的命运:鼎运
命运,天命:
由天主宰的命运:天数 灵运 天时 天命 大命 天运 真命 灵运 元运
 天数,命运:阴数 阴节
 由于天数:在数
 已终止的天命:讫录 讫箓
 天命难以改变:骏命不易
相同的命运:一命
彼此命运紧密相联:共存亡
命运预先决定:
命运预先安排好的:该(该着) 命定 有数 命中注定 命里注定 命运注定
 命里注定应该是这样:命该如此
 生前命定:前数
 命运由天决定:天定
人事均由命运前定,人力难以改变:定分
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听命由天 听天任命 听天所命 听天委命 听天安命
命运先吉后凶:先笑后号
在强大力量摧毁下面临必然灭亡的命运:鸿毛在炉
(迷信者认为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都是生来注定的:命运)

另见:运气 福气 遭遇 气数

☚ 命运   气运 ☛

任命

任命

授 命 召拜 册立(~为官)
任命官职:除 授(授官) 命官 拜署
授官任命:授任
对地方行政长官(多指县令)的任命:百里之任 百里之寄
任命官长:授正
任命使者:命使
任命将帅:命帅 登坛拜将 登台拜将 拜将登坛 拜将筑坛
被任命为宰相:拜相 瓯金 爰立
皇帝任命:睿命
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讠于
皇帝下诏任命:诏选
谀称皇帝任命:荣命
选派任命:简任 简命
选拔任命:铨授
首先选择任命:首简
授任,任命:受任
委任,任命:署 委命
当面任命:面命 面授
提升任命:升任
经过铨选任命:选命
重新被起用任命:起除
奏请任命出缺官职:题缺
奏准任命:题授
正式任命:正授
代理官员的正式任命:拟正
新的任命:新命
非正式任命:摄试
特别任命:特命
(下命令委派职务:任命)

另见:授职 委任 上任 做官

☚ 起用   上任 ☛

寿命

寿命

命(命根) 年(年命) 算(算部;福算) 寿元 形寿 龄梦
寿数,寿命:寿考
天年,寿命:大命
人的寿命:人命 年祚 阳禄
人在世间的寿命:阳寿 阳算 阳数
上天赐予的年祚:锡年
上天赐予人的年龄,寿命:降年
短促的寿命:小年
寿命很长:长生 寿享遐龄
寿命很长,又有钱和地位。祝颂语:长命富贵
发财做官又长寿。祝颂语:富贵寿考 寿考富贵
活了一百岁:寿享期颐
寿命很长,活到一百岁:长命百岁
活得超过一百岁:寿越期颐
使容颜不老,寿命增加:驻颜益寿
寿命短促:短(短历;短命) 寿夭 促龄
短命与长寿:夭寿
美女寿命短暂:好花易落
寿命极短:身世蜉蝣 蜉蝣身世
夭折,短命:鲜(葬~)
寿命不长:天不假年
寿命不长,不久就要死去:人命危浅
缩短寿命:减算
减少寿命:减寿 损寿 损年
折损寿数:折寿
人的寿命长短,随命运而定:修短随化
(生存的年限:寿命)

另见:生存 寿数

☚ 寿命   延寿 ☛

呼唤

呼唤

呼(呼召;召呼;邀呼) 喊(~人) 命(命啸) 啸(啸召) 打唤叫唤
表示呼唤:嗟 喂 吁 嘻 哩 咳
呼唤友伴:命侣
呼唤招引同伴:命俦啸侣 啸侣命俦
呼唤邀约朋友:呼朋唤友
呼唤灵魂:唤魂
呼唤牲畜:吆喝
请召呼唤:请唤
鸣叫呼唤:鸣唤
高声呼唤:高唤
再三呼唤、催促:千呼万唤 千唤万唤
极力呼唤:极呼
(召唤:呼唤)

另见:呼叫 支使 使唤的人

☚ 呼唤   叫人 ☛

生命

生命

生(新~;舍~;丧~) 命(~根;老命;活命) 身(身命;身首) 性(性命;性分;生性) 躯(躯命;躯躬) 大化
借指身体或生命:肝脑
生命和血脉:命脉
生命存在:
生命长存,永不衰老:长生久视 久视长生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长生不死 长生不灭
生命极短促:朝菌 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人生如寄
生命危险:好歹
生命极危险:九死一生 万死一生 一生九死
生命垂危:命若悬丝 命在朝夕
生命不绝如缕:冰鱼
接近生命的终了:食三
气数已尽,生命结束:气尽力竭
生命毫无价值:命轻鸿毛
生命和名声不复存在:身名俱灭
生命的最后阶段:一息尚存
人或事物生命已到尽头:漏尽钟鸣
重新得到生命:更生
重新给予生命:再生 再造(恩同~)
残余的岁月、生命:残生 余景 余息
(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

另见:寿命 生命力 舍生

☚ 生命   各种生命 ☛

命令1

命令1

命(诫命;申命;待~) 令(着令) 使 饬 叫(~水让路) 言语
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照办)
上级命令下级:饬令
命令人离开或让开:起开
命令自杀:赐剑
 赐予毒酒令自杀:赐鸩
 君主命令臣下自杀:赐死
将帅到营帐听取军情,发布命令:升帐
发出命令:发令
 发出号令:发号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鞠旅
 大声发令:喝命
明文命令:明令(~禁止)
收回已发布的命令、决定:反汗
接受命令:领命 逆命
 接受命令或任务:受命 被命
监督命令:督饬 课令
大声命令:叱令 喝令
 古代官员外出时,前导吏役喝令行人让路:呼喝 叱喝 叱呼
 封建时代官员出行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呵(呵道;呵引;前~) 喝道
 帝王出行喝道:呵跸
多次命令:三令五申
特别命令:特命
强迫命令:逼令 驱令
 强制性命令:强令
严厉命令:严令
严格地命令:谨勑 谨敕 谨饬 谨饰
(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人 指示 支使 吩咐 语气 命令2

☚ 命令1   下达命令 ☛

命mìng

眉病切,去映。
❶指示;任命。《礼记·月令》:“~太尉,赞杰俊。”
❷命名;取名。枚乘《七发》:“洞房清宫,~曰寒热之媒。”
❸命令;政令。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于危难之间。”
❹公文的一种。《文体明辩·命》:“大曰~,小曰令。”
❺天命,命运。李康《运命论》:“治乱,运也;穷达,~也。”
❻生命,性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

〖命〗 粵 ming6〔未認切〕普 mìnɡ

❶ 命令。許慎《說文解字》:「〜,使也。」諸葛亮《出師表》:「奉〜於危難之間。」
❷ 下命令。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遂〜僕人,過湘江。」
❸ 天命,命運。《論語.學而》:「五十而知天〜。」
❹ 生命,性命。《出師表》:「苟全性〜於亂世。」
❺取名,命名。陶淵明《歸去來辭.序》:「〜篇曰《歸去來兮》。」

命mìng

即“命服”。《国语·周语上》:“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文公命。”三国吴韦昭注:“命,命服也。”

191 命

指天之命。《诗·周颂》: “昊天有成命”。《汉书·董仲舒传》:“天令之谓命”。亦指必然性、命运、命定。孔子主张“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墨子主张“非命”,认为“命之为暴人之道”,“执有命者不仁”。(《墨子·非命上》)孟子主张“立命”,“正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庄子主张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荀子则认为“节遇之谓命”,偶然的遭遇即是命。东汉王充从元气自然论出发认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论衡·命禄》)。还认为命有三种:“正命”、“随命”、“遭命”(《论衡·命义》)。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造命”。《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唯能造命者,而后可以俟命;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惟循理以畏天,则命在己矣”。认为只要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必然性,人就可以主宰命。

☚ 神   理 ☛

中国哲学术语。❶指天命。《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汉书·董仲舒传》:“天令之谓命。”
❷指必然性、命运。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后代思想家多主张“正命”、“立命”、“俟命”、“造命”,不甘于必然性的支配与命运的安排。

命𠇮mìng

❶生命。如:捡了一条命;救命。
❷命运。如:好命,算命。
❸强性指派。如:命令,夺命,待命。
❹给予(名称等)。如:命名,命题。

命[𠇮]mìnɡ

Ⅰ ❶ (生命; 性命) life: 救 ~ save sb.'s life; help; 死于非 ~ die of violence or accident; die an unnatural death
❷ (命运) fate; lot; fortune; destiny: 苦 ~ hard lot; cruel fate; 算 ~ tell sb.'s fortune; 宿 ~ 论 fatalism; 安天乐 ~ happy with one's lot; 她已经听天由 ~ 了。 She has resigned herself to fate.
❸ (命令; 指示) order; command: 待 ~ await orders; 奉 ~ receive order; 遵 ~ obey order Ⅱ  ❶ (命令;指派) order; appoint: ~ 驾 order your carriage; do me the honour of your visit; 任 ~ appoint sb. to a post
❷ (给与名称等) assign (a name etc.): ~ 意 assign a theme [topic]
◆命案 a case involving the killing of a person; homicide case; 命笔 [书] take up one's pen; set pen to paper; 命不该绝 be fated not to die; be not fated to die (this time); Providence willed it that one should escape death.; 命定 determined by fate; predestined; 命赴黄泉 set out on one's journey to the Yellow Spring — dying; 命根子 one's very life; life-line; lifeblood; one's dearest child; the source of life; 命蹇时乖 The time and fates are against someone.; adverse fate and un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命令 order; command; directive; instruction; 命令语言 command language; 命脉 lifeblood; lifeline; 命门 {中医} the gate of vitality; life-gate; {穴位} Mingmen (GV 4); 命名 nominate; nomenclature; name; 命数 destiny; fate; lot; 命题 assign a topic; set a question; {逻} proposition; statement; thesis; {数} proposition; 命题学习 proposition study; 命途多舛 suffer many a setback during one's life; adverse fortune; be down on one's luck; very unlucky; 命运 destiny; fate; lot; fortune; 命中注定 decreed by fate; be fated to do sth.; predestined; 命中 hit the target [mark]; score a hit

命mìng

薄缘悭|俦啸侣|舛数奇|蹇时乖|里注定|若悬丝|丧黄泉|似悬丝|途多舛|悬丝发|在旦夕|中注定

❷ 薄红颜|长百岁|方圮族|奉承教|奉唯谨|救稻草|人关天|施发号|听由天|亡之徒|唯是从|惟是从|惟是听|效疆场|性攸关|一归西|一呜呼|知之年|自不凡|自清高

❸ 数奇蹇|时乖舛|欣然笔|缘悭

❹ 爱财如|安身立|不辱使|草菅人|达观知|达人知|耳提面|俯首听|敢不从|苟全性|国脉民|红粉薄|红颜薄|见钱如|见危授|乐天知|临危受|谋财害|疲于奔|屈节辱|身家性|视财如|收回成|束身受|顺天应|死于非|提耳面|听天由|图财害|托孤寄|为民请|唯唯听|畏天知|相依为|相倚为|应天受|殒于非|整装待|追魂夺

甲骨文;金文;篆mìng

[口(用口説話,意符)+令(要求在下的人如何如何做,意符)→命(《説文》:“命,使也。從口從令。”命,命令,指派,指示。引申爲“命運”,像是天老爺給指派的。命令就像性命,又引申爲“生命”。宿命論者没有弄清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關係。如,蜜蜂飛到某一朵花上(偶然性,不一定是哪一朵花),進行采蜜(必然性,蜜蜂活著就必定要采蜜),所以必然性是偶然性的主導,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體現。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則是宿命論的特徵。把必然性視爲偶然性則是機會主義的典型。又,古命與“名”同聲同義。)]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命彼倌人。”(好雨既來下不停,命你車夫駕車行。)
[春秋] 左丘明《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名)之曰成師。”
《孟子·盡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懂得規律的人,不會站立在危牆之下。岩牆:危牆。危牆終會倒塌的,這就是孟子所説的“正命”。)

命𠇮mìng

(8画)

*命〔〕mìng

8画 人部 
(1) 寿命;生命: 短~|舍~|救~|长~百岁|拼上一条~。
(2) 命运;人一生中的遭遇(生死、贫富等): 薄~|苦~|听天由~。
(3) 上级、尊长给下级、小辈发指示: ~部队转入进攻|~儿子立即回家。
(4) 上级、尊长给下级、小辈的指示: 奉~|待~|收回成~|父母之~。
(5) 给予;确定: ~名|~题。

命()


命作寶彝甗,殷周金文集成852,西周早期
命乍(作)寶彝。

賢簋,殷周金文集成4104,西周中期
賢從,公命事。

小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798,西周晚期
王命譱(膳)夫克舍令于成周(遹)正八𠂤(師)之年。

宰獸簋,文物1998年08期,西周晚期
(對)(揚)天子不(丕)顯魯休命。

駒父盨蓋,殷周金文集成4464,西周晚期
南中(仲)邦父命(駒)父𣪕(即)南者(諸)𥎦(侯)(率)高父見南淮尸(夷)。

王子午鼎,殷周金文集成2811,春秋晚期
命(令)尹子庚殹民之所亟。

姬寏母豆,殷周金文集成4693,春秋
永命多福。

齊大宰歸父盤,殷周金文集成10151,春秋
台(以)(祈)(眉)(壽)。 霝(令)命難老。

徐令尹者旨盧, 殷周金文集成10391,春秋
君之孫(徐)(令)尹者旨𢍰(擇)其吉金。
按: 增攴。

鄲孝子鼎,殷周金文集成2574,戰國中期
(鑄)食鼎鬲。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天降休命于朕邦。

魚鼎匕,殷周金文集成980,戰國
參蚩蚘(尤)命帛命入。

王命龍節,殷周金文集成12098,戰國
王命(傳)賃。 一檐(擔)飤之。

古璽彙編481,戰國
(命)。
按: , “命”之繁文, 增“厸”(“鄰”字古文)爲聲。何琳儀説。

包山楚簡·文書128,戰國
(夏)之月己酉之日, 甶(使)一戠(識)獄之宔以至(致)命,不至(致)命, 門又敗。

包山楚簡·文書138,戰國
陰人(證)。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14,戰國
子曰: 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以命,而從其所行。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9,戰國
智(知)𠮯(己)所以智=人=(知人,知人)所以智=命=(知命,知命)而句(後)智=道=(知道,知道)而句(後)智(知)行。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2,戰國
又(有)天又(有)𠵴(命), 又(有)勿(物)又(有)名。
按: 增口。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25,戰國至秦
不可築興土攻(功),命曰毋(無)後。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53,西漢
殺傷群盜、命者,及有罪當命未命,能捕群盜、命者,若斬之一人,免以爲庶人。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侯惟安國,兼命斯章。

孔羨碑,三國魏
咨可謂命世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

南鄉太守郛休碑陽,晉
以德建國,命氏爲郛,□□務□。

郭顯墓誌,北魏
父萇命,東兖州别駕。

穆亮墓誌,北魏
稟蕭曹之資,佐命列祖,廓定中原,左右皇極。

姚伯多供養碑,北魏
所願如意,壽命萇延。

元朗墓誌,北魏
致令奔命之符,潛行夜川; 告慶之驛,偷馳霄谷。

劉多墓誌,隋
三王革命,六國遞興。
《説文》: “命,使也。从口从令。”
“命”字始見於西周金文,與小篆相合,从口从令,“令”同時有表音功能。戰國楚文字有增“=”爲飾筆者。“命”是“令” 的分化字,甲骨文有 “令”字無“命”字。在金文中,“命”的意義用法較多,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
“命”有一些繁構, 如增攴(徐令尹者旨盧)、 增口(郭店楚簡 《語叢一》)等。
石刻材料中的“命”字有一些無理據的變寫: 北魏郭顯墓誌“卩”旁割裂,晉南鄉太守郛休碑 “口”旁成 “厶”。而北魏元朗墓誌 “口”、“卩”則共用豎畫。

☚ 君   咨 ☛

命𠇮mìng

甲骨文无命字,令字多用为命字。西周约中期才有命字。都是命令,发号施令义。令字象人在小屋下发号施令,命字从令加口。引申为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如:奉命|遵命。再引申为给予。如:命名|命题。春秋初有“天命”,是天的命令,天意之义。引申为命运。又引申为生命。指动物、植物的生活能力。如:救命|拼命。又迷信的人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如:算命打卦。

命★常◎常


mìnɡ表意,金文、小篆从口从令,隶定为“命”。(与“令”本为一字,后分化。)本义表示以口发布命令,指挥或差遣别人,引申为指使、上级对下级发出的指示、命运、生命、寿命等。
【辨析】
命/令 这两个字在用法上有微小差别。“命”是差使别人做某事,“令”是指示别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在命令的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词。

(mìng)

使也。从口,从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