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郎顾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郎顾曲

典源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释义用法 周瑜字公瑾,是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周瑜年二十四,即担任建威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他对音乐造诣很深,人奏曲有一点小的漏洞,他也能听出来,就回头去看弹奏的人。后用此典形容精通音乐,也用以指听曲的知音或情人。
用典形式
【顾曲】 宋·周邦彦:“休将宝瑟写幽怀,座上有人能顾曲。”
【忆周郎】 宋·黄庭坚:“寒鸦满枝二桥宅,樽前顾曲忆周郎。”
【觅周郎】 明·李攀龙:“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
【周郎顾】 唐·李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宋·辛弃疾:“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宋·周必大:“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
【畏周郎】 北周·庾信:“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
【待一顾】 唐·王昌龄:“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顾曲人】 宋·黄庭坚:“时从顾曲人,笋馔酌春醖。”
【恋红牙】 清·赵执信:“周郎从道恋红牙,阮籍由来少青眼。”
【赏音稀】 宋·范成大:“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小误回头】 宋·苏轼:“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公瑾见误】 明 ·陈子龙:“公瑾曲高多见误,伯仁酒态莫须狂。”
【未怕周郎】 宋·周邦彦:“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回头顾曲】 清·郑燮:“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知音周郎】 宋·苏轼:“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周郎一顾】 宋·苏轼:“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周郎顾曲】 宋·罗椅:“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周郎醉眼】 宋 ·张炎:“莺语滑,透纹纱。有低唱人夸。怕误却周郎醉眼,倚扇佯遮。”
【顾曲中误】 清·黄景仁:“南州雄踞,笑作贼匆匆,更何情绪,来顾曲中误。”
【顾曲多情】 宋·毛珝:“顾曲多情,寻芳未老。一庭风日知音少。”
【顾曲周郎】 宋·刘克庄:“问顾曲周郎,而今还解,来听小词否?”宋·张炎:“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
【微笑周郎】 唐·张祜:“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曲误不须顾】 宋·范成大:“曲误不须顾,客狂当好看。”
【曲误动周郎】 南朝陈·江总:“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周郎知曲误】 金·元好问:“长安张敞号眉妩,吴中周郎知曲误。”
【周郎尚不知】 宋·苏轼:“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顾曲周公瑾】 清·沈受宏:“共传顾曲周公瑾,谁识哀时庾子山。”

周郎顾曲

《周郎顾曲》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释义】周瑜精于音律,后人以“周郎”比喻精通音乐的人。

【例句】此际相逢蕊娘,个中谁是周郎。(乔吉〔双调·折桂令〕《毗陵张师明席上赠歌妓周氏宜者》)“周郎”比喻知音者。


典故“周郎顾曲”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周郎顾曲

典源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释义用法 周瑜字公瑾,是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周瑜年二十四,即担任建威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他对音乐造诣很深,人奏曲有一点小的漏洞,他也能听出来,就回头去看弹奏的人。后用此典形容精通音乐,也用以指听曲的知音或情人。

用典形式

【顾曲】 宋·周邦彦:“休将宝瑟写幽怀,座上有人能顾曲。”

【忆周郎】 宋·黄庭坚:“寒鸦满枝二桥宅,樽前顾曲忆周郎。”

【觅周郎】 明·李攀龙:“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

【周郎顾】 唐·李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宋·辛弃疾:“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宋·周必大:“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

【畏周郎】 北周·庾信:“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

【待一顾】 唐·王昌龄:“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顾曲人】 宋·黄庭坚:“时从顾 曲人,笋馔酌春醖。”

【恋红牙】 清·赵执信:“周郎从道恋红牙,阮籍由来少青眼。”

【赏音稀】 宋·范成大:“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小误回头】 宋·苏轼:“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公瑾见误】 明 ·陈子龙:“公瑾曲高多见误,伯仁酒态莫须狂。”

【未怕周郎】 宋·周邦彦:“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回头顾曲】 清·郑燮:“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知音周郎】 宋·苏轼:“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周郎一顾】 宋·苏轼:“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周郎顾曲】 宋·罗椅:“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周郎醉眼】 宋 ·张炎:“莺语滑,透纹纱。有低唱人夸。怕误却周郎醉眼,倚扇佯遮。”

【顾曲中误】 清·黄景仁:“南州雄踞,笑作贼匆匆,更何情绪,来顾曲中误。”

【顾曲多情】 宋·毛珝:“顾曲多情,寻芳未老。一庭风日知音少。”

【顾曲周郎】 宋·刘克庄:“问顾曲周郎,而今还解,来听小词否?”宋·张炎:“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

【微笑周郎】 唐·张祜:“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曲误不须顾】 宋·范成大:“曲误不须顾,客狂当好看。”

【曲误动周郎】 南朝陈·江总:“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周郎知曲误】 金·元好问:“长安张敞号眉妩,吴中周郎知曲误。”

【周郎尚不知】 宋·苏轼:“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

【顾曲周公瑾】 清·沈受宏:“共传顾曲周公瑾,谁识哀时庾子山。”

周郎顾曲

周郎顾曲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后以此典指人精通音乐;也指席上欣赏音乐;或指知音、情人。罗椅《柳梢青》:“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 舟中谢尚   周郊旧卜 ☛

周郎顾曲

谓欣赏音乐。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 ‘曲有误,周郎顾。’ ” 顾: 回头看。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被称为周郎。瑜少年时精通音乐,做官以后,听到别人奏乐有误,便当即指正。

周郎顾曲

周郎,三国时对大将周瑜的称呼。周瑜精于音乐,人奏唱歌曲有误,即回头看之。后泛指爱好音乐或有很高音乐素养的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听的态度

听的态度

喜欢听:喜闻 爱听 听不厌
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好戴高帽
注意地听:谛听 属耳 竦耳 耸耳 耸听
 聚精会神地听:凝听 伫听
 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倾耳注目
 非常注意地听:沉耳 注耳 极听
专注地听:引耳
仔细注意地听:聆听
 聆听的敬词:拜聆
 精通音乐的人聆听或欣赏音乐:周郎顾曲
 亲面聆听:面聆 亲聆(~教诲)
恭敬地听:恭听 敬听(~嘉言) 拱听 竦听 谨听
 肃立恭听:伫闻 伫聆
宽宏地听:优游之听
听得进:顺听
不愿意听:塞耳 塞听 杜耳(~恶闻) 掩耳

☚ 听到   细听 ☛

周郎顾曲zhōu láng gù qǔ

指周瑜精通音律。比喻武将关心文事。“周郎”,三国时吴国将领;“顾”,照管;“曲”,音乐。《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郎顾曲zhōuláng-gùqǔ

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指熟习音律或欣赏音乐。参见“顾曲周郎”。

周郎顾曲zhōu lánɡ ɡù qǔ

周郎回头看乐曲。
❶ 原指周郎精通音乐,能听出演奏中的错误。周郎: 三国周瑜,相传周瑜精于音乐,时人有“曲有误,周郎顾”之民谣。
❷ 泛指能欣赏音乐。
❸ 比喻方家的指正。也作“周郎之顾”。

周郎顾曲zhōuláng-gùqǔ

〔主谓〕 周瑜精于音乐。语本《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清·愈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谁谓~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 褒义。多用于指爱好音乐或有很高音乐素养的人。
也作“顾曲周郎”。

周郎顾曲zhōu láng gù qǔ

周郎:周瑜。原指周瑜精通音乐。后泛指爱好音乐或有很高音乐素养的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