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诬陷魏玄同案
唐高宗时,周兴任河阳县县令。一日,高宗召见他,欲加以擢用。有人上奏说:“周兴出身非清流(周兴出身于流外官),不宜擢用。”高宗便取消了召见。周兴不知此情,仍屡次到朝堂等候高宗召见。宰相们看周兴数来候命,皆无言,唯有户部尚书、同平章事魏玄同对他说:“周县令可以离去了。”周兴便以为是魏玄同阻止了皇帝对自己的提拔,心中怨恨他。魏玄同平素与宰相裴炎相友善,时人因二人的友谊始终不渝,称之为“耐久朋”。至武则天朝,周兴因审案严酷而得到重用,被擢为刑部侍郎,专掌刑狱。周兴既得志,便图谋报复。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九月,周兴诬告魏玄同说:“魏玄同曾对人说:‘太后老矣,不若奉嗣君(指太子)为耐久’。”武则天大怒,将魏玄同下狱。闰九月,诏赐魏玄同自尽于家中。临刑之际,监刑御史房济对魏玄同说:“你何不也告密他人,这样可蒙召见,你就可申诉冤情了。”魏玄同叹道:“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乃从容就死。周兴又诬兵部侍郎崔与魏玄同通谋,崔氏亦被杀。其余内外大臣因此案被处死及流贬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