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告不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告不审

指控告别人犯罪不确实,但不是出于故意。以区别于诬告。告不审也要受处罚。秦律对告不审的处罚较诬告为轻,诬告反坐,告不审则赀二甲。此后一直沿袭下来。

告不审

秦代称控告、检举失实但非出于故意者为告不审,出于故意者则是诬告。《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告乙盗牛若贼伤人,今乙不盗牛,不伤人,问甲可(何)论?端为,为诬人;不断,为告不审。”“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问可(何)论?为告不审。“端为,是故意的意思,不断,则指非故意。这种“告不审”的情况,在唐代,可以通过“上请”以求得宽宥。《唐律疏议·斗讼》:“若事容不审,原情非诬者,上请。若告谋大逆、谋叛不审者,亦如之。”原情,即论其本情,主观上是否存在故意;上请,就是“条其所犯及应请之状”,奏闻皇帝裁夺。如看见奉敕阅兵,该以为是谋反而行控告;看见翻修宗庙,该以为是谋大逆而行控告等,本意不在诬陷,就应上请,以求得宽宥。此类告不审的规定,后代均有沿用。

告不审

秦律指控告别人犯罪不确实,但不是出于故意。如果控告不实是由于控告人故意的,为诬告。《秦简·法律答问》: “甲告乙盗牛若贼伤人,今乙不盗牛,不伤人,问甲可 (何) 论?端(出于故意) 为,为诬人,不端,为告不审”。又: “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问可 (何)论?为告不审”。秦律对告不审的判案成例,一般是赀二甲(罚缴铠甲二副),较诬告罪处刑为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