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均(?—1831)清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字兰阶,号艺卿。诸生。居朱张里,读书授徒。耿介不谐俗,与毛永柏诗酒相交最洽,并缔姻好。后因患肺病卒。著有《霏玉轩诗草》。 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请,以私撰齐史免职。后奉命修《通史》,未竟而卒。好学有俊才,工诗文,通史学。文以小品书札见长,清拔秀逸,工于写景,《与宋元思书》、《与顾章书》等是其名篇,时人或仿之,称“吴均体”。诗存百三十余首,多借咏物抒其激愤不平,清新而饶慷慨之气,《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宝剑》等较著名。史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十二洲记》、《钱塘先贤传》等,皆佚。原有集十二卷,亦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 何逊 郦道元 ☛ 续齐谐记/金凤辖/霍光/紫荆树/田真兄弟/华阴黄雀/杨宝/黄雀报恩/阳羡鹅笼/阳羡书生/张成/张诚之/蚕神/挚虞束晳辨曲水/束皙/三月三/屈原/五花丝粽/成武丁/桂阳成武丁/清溪庙女神/赵文韶/清溪小姑/王敬伯/徐景山/徐秋夫 ☚ 贞山 续齐谐记 ☛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寒微,好学有俊才,沈约颇赏其文。梁武帝天监(502—519)初,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天监六年(507),扬州刺史、建安王萧伟引兼记室,掌文翰。九年,萧伟迁江州,补国侍郎,兼府城局。梁武帝召入赋诗,称旨,待诏著作,累迁奉朝请。以私撰《齐春秋》不实,坐免职。又奉诏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未成而卒,时普通元年(520),年五十二。有文集二十卷。史称“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梁书·文学传》)。其诗颇多写景之句。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九说:“吴均五言,声渐入律,语渐绮靡,在梁、陈间稍称遒迈。《传》谓其‘有古气’,非也。五言四句与鲍明远相类,较诸家为胜”。此说可参。存诗及断句一百四十七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有传。 ☚ 江革 郑道昭 ☛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吉安县西北)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体”的创始人。初为郡主簿,后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怒梁武帝,被焚书免官。后奉诏撰《通史》,未竟而卒。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天监六年(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官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书未成即去世。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赞誉。其善于以骈文写小品书札,文辞清拔,韵味隽永,以写景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吴均亦能诗,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体”。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同时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从军行》等不失刚劲清新之气息,有鲍照之余绪。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在《赠王桂阳》、《梅花落》、《行路难》等诗中,表现了寒士的雄心和骨气。《边城将四首》、《闺怨》等诗都有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梁书·吴均传》称赞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著录《吴均集》20卷,今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今存吴均诗作140余首。 ☚ 王训 周兴嗣 ☛ 吴朝清集 ☚ 丘司空集 吴朝清集 ☛ 吴均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诗人、史学家。家世寒微,自幼聪慧好学,有俊才,颇受沈约称赏。历宋、齐、梁三代。曾任建安王记室,掌文翰,迁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与周承、王僧孺、周兴嗣等人多有唱和。其诗文多描绘山水景物,长于抒情写景,风格清新秀逸,峻拔有古气,时人争相仿效,号“吴均体”。因私撰《齐春秋》获罪于梁武帝,免官。后武帝召其编撰历代《通史》,未竟而卒。今存诗130多首。原有集20卷,已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小说《续齐谐记》传世。 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辞赋家、诗人、散文家。《梁书》、《南史》有传。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梁天监初(503)为柳恽主簿,又为建安王伟记室,奉朝请。临川靖惠王荐之于梁武帝,待诏著作。吴均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君臣行状,梁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直书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武帝恶其实录,焚书免职。后复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止齐代,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而卒。吴均在当时颇有影响,作诗近150首,杂言乐府居多。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学之,称其文为“吴均体”。今存辞赋9篇。以赋名篇全为咏物题材的有:《八公山赋》、《吴城赋》、《笔格赋》、《碎珠赋》、《桔赋》、《破镜赋》,多为残篇,《破镜赋》仅存篇目(见颜延之《颜氏家训·文章篇》)。赋文以写景抒情见长。另有“文鲜绝奇”的《食移》、《饼说》,“颇诡博不经,似得之枚叔《七发》,行以排调”(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诙谐风趣。《檄江神责周穆王璧》亦是赋体。撰有《后汉书注》90卷,《齐春秋》3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续文释》5卷。吴均原有集,本传载有2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吴朝请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束皙 吴质 ☛ 吴均 吴均469—520WuJun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出身贫贱。好学有俊才。梁武帝天监初,为吴兴郡主簿,后以诗为武帝所重,累迁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被免职。后奉诏撰《通史》,书未成而卒。 ☚ 孔稚珪 丘迟 ☛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请。其诗多抒发郁勃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感,颇愤激;写景小诗诗中有画,清新可喜。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清拔有古气,时人号为“吴均体”。原有集二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又著《续齐谐记》,为志怪小说中成就较高者。 吴朝请集/吴朝请集选 ☚ 丘司空集选 吴朝请集 ☛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贫贱,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其文,颇称赏之。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刺史,辟为郡主簿,日与赋诗,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效之,称“吴均体”。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写山水之佳美,文辞清新,意境高远,文学意味很浓,是优秀的山水小品。著有《吴朝请集》、《钱塘先贤传》,及小说《续齐谐记》等。 ☚ 郦道元 裴子野 ☛ 著书免职/文壮人懦 ☚ 劝降伯之 著书免职 ☛ 吴均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初为郡主簿,后任奉朝请,精通史学,奉诏撰《通史》,未竟而卒。原有集20卷,已散佚。其诗今存100余首,多拟乐府古诗。部分诗篇加《边城将四首》、《闺怨》等较注意反映社会现实。有些山水小诗,新鲜清秀如画。其文以小品书札著称,如《与施从事书》、《与宋元思书》等,文体清拔,表现出流连山水的情趣,时人称为“吴均体”。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文字也较可观。 ☚ 何逊 阴铿 ☛ 吴均469~520Wu Junman of letters of Lia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orks: Springs and Autumns of Qi,Letter to Song Yuansi,Letter to Gu Zhang,Soldiers of the City on the Border,etc.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请。好学有俊才。通史学。散文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 称为《吴均体》。诗亦清新。有《后汉书注》、《钱唐先贤传》、《齐春秋》、《通史》、《续文释》及《吴朝请集》和小说《续齐谐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