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羊蹄甲
【名称出处】:《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概况】: 异名 玲甲花(《植物名实图考》),羊蹄甲(广州)。 基源 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紫羊蹄甲的叶和根皮及花。 原植物 紫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又名紫荆(广东)。 形态 乔木或直立灌木,高7~10m;树皮灰色至暗褐色;嫩枝被毛,后脱落。叶近圆形,长10~15cm,宽9~14cm,基部心形,先端深裂.裂片先端圆或渐尖,下面微被柔毛;基出脉9~11条;叶柄长3~4cm。 总状花序长6~12cm,侧生或顶生,花2~4著生于花序轴顶端,组合呈复总状花序,被褐色绢毛;花蕾近纺缍形,具4~5棱或窄翅;花梗长0.7~1.2cm;萼倒圆锥形,长约0.6cm,裂片2,外翻,长2~2.5cm,先端具细齿;花冠玫瑰色或桃红色,长4~5cm,具脉纹及柄;能育雄蕊3.花丝与花瓣等长;退化雄蕊5~6,长0.6~1cm;子房具长柄,被黄褐色绢毛,柱头盾状。荚果条形,长12~25cm,宽2~2.5cm,略呈弯镰状,扁平,成熟时果瓣开裂、卷曲而种子跳出。 种子近圆形。直径1.2~1.5cm,种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36页.图240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原产于中南半岛。中国南方有栽培。 。【化学】: 植物各部含槲皮素、槲皮甙、芸香甙、芹菜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甙[2]。 附 从紫羊蹄甲种子中分到一种查耳酮甙,即3,4-二羟基查耳酮4-O-β-L-吡喃阿拉伯糖基-O-β-D-吡喃半乳糖甙(3,4-Dihydroxychalcone 4-O-β-L-arabinopyranosyl-O-β-D-galactopyranoside)[1]。 参考文献 [1] CA 1982;96:65649v [2] CA 1987;107:151201v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微酸、苦、涩,平。” 功效 清凉敛疮。 主治 烫火伤,脓疮(外洗)。嫩叶:咳嗽。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跌打损伤,骨折,咳嗽。”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福建药物志》:“治咳嗽:紫羊蹄甲叶适量,水煎服。” |